当前位置: 首页> 法治中国>

“小快灵”立法彰显反食品浪费“大民生”

作者:宫宜希 编辑:刘丽媛 来源:中国人大 发布时间:2022-05-19

“小快灵”立法彰显反食品浪费“大民生”_中国人大网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建立反食品浪费长效机制,同时明确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自治州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本地方反食品浪费的具体办法。

近年来,多地人大探索“小快灵”的立法方式——“小”是精准立法,选取小切口,针对具体问题设计规范,使切口更深更准更实;“快”是高效立法,化繁为简,管用几条制定几条,加快立法速度,提升立法效果;“灵”是形式灵活,不分章节,短小精悍,聚焦需求,突出特色,力求管用好用。在此基础上,多地人大出台一批“接地气、立得住、真管用”的反食品浪费地方性法规,围绕大民生,书写大文章。


制图/李洪兴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传统,无论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劝诫,还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勉励,都深刻塑造了中国人的品德修养,形成了优良的家风国风。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珍惜粮食、勤俭节约不仅是传统美德,更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粮食减损降耗和防止食品浪费,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浪费问题,建立反食品浪费长效机制,同时明确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自治州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本地方反食品浪费的具体办法。

反食品浪费地方立法是治理食品浪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地人大遵循小切口、有特色、精细化、可操作的原则,针对食品浪费这一难点堵点问题,出台一批“接地气、立得住、真管用”的反食品浪费地方性法规,围绕大民生,书写大文章。


量体裁衣 “小快灵”立法的生动实践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制止浪费、提倡节俭,立法是关键一环。近年来,多地人大探索通过“小快灵”立法方式,关注群众反映强烈、意见集中的问题,增强针对性、适用性、有效性,确保制定的法规在治理食品浪费行为上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小”是精准立法,选取小切口,针对具体问题设计规范,使切口更深更准更实——

“推行公筷公勺、双筷和分餐制,提供半份菜、小份菜菜品规格”“探索建立餐厨垃圾按量收费制度”……2020年11月1日,《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规定》正式施行,成为全国首部专门聚焦治理餐饮浪费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规定内容涵盖政府部门职责、餐饮主体行为规范、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加强宣传教育、促进社会自律、规范公务用餐、加强学校管理、强化消费监管、加强网络管理等问题作出明确要求。规定着眼于解决餐饮领域的浪费行为,盯紧关键环节,不贪大求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破解餐饮浪费焦点难点问题提供了法治方案。

“快”是高效立法,化繁为简,管用几条制定几条,加快立法速度,提升立法效果——

黄山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在2020年9月,审议通过《黄山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用立法纠治“舌尖上的浪费”。

“黄山市作为安徽省立法制止餐饮浪费的3个试点地方之一,第一时间进行立法调研、起草、评估工作,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进程,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得到及时贯彻落实。”黄山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主任李原介绍,将条件成熟或最为迫切的议题纳入优先、加速立法之列,有效平衡了立法速度与现实需求的关系。

“灵”是形式灵活,不分章节,短小精悍,聚焦需求,突出特色,力求管用好用——

2021年5月27日,《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由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开始施行。规定共30条,立足北京实际,突出地方特色。比如对于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驻京办事机构,特别提出了科学合理安排公务接待、会议等公务活动用餐数量等要求;同时,充分利用广受好评的12345市民热线,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本规定的,都可以打热线反映,根据首都治理的现实需要,回应人民的真实呼声。

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坚持实事求是“量体裁衣”。多地人大的反食品浪费立法,是丰富立法形式、探索“小快灵”立法方式的成功实践,有利于从完善地方和国家立法的角度,将依法遏制食品浪费工作推向深入。


制图/李洪兴


回应关切 聚焦食品浪费解决民生问题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粮食来之不易,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是尊重劳动的应有姿态,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细微处见大治理,小法规见大民生。自2015年设区的市被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地方立法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如何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意愿、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立法全过程各方面,考验着各地立法工作者的法治智慧。

相比反食品浪费法侧重于原则性、纲领性的规定,反食品浪费地方立法则是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当地防止食品浪费工作注入法治新动能。

比如,针对公众反映强烈的餐饮行业突出问题,《甘肃省反餐饮浪费条例》明确了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职责和义务,包括不得通过设置最低消费额或者以其他形式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对小份、小量餐品,实行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等,同时也对某些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餐饮服务经营者作出处罚。

对于政府部门等,除了规定反食品浪费工作的牵头部门和有关执法主体,《天津市反食品浪费若干规定》要求机关、群团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发挥表率作用,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公务用餐管理,严格执行公务接待、会议、培训、出差用餐标准,严禁公款超标准用餐。公务用餐原则上实行自助餐,应当按照快捷、健康、节约的要求,推行简餐和标准化饮食,科学合理安排饭菜数量。

对于普通消费者个人,《西安市反餐饮浪费条例》不仅提出个人应当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理念,根据个人健康状况、饮食习惯和用餐需求合理点餐、文明用餐、打包剩餐,还通过打折、积分、停车优惠等多种方式奖励节约用餐的消费者,让老百姓感到实实在在的触动。

“小份餐”“吃不完打包”“婚丧嫁娶”“外卖平台”……反食品浪费地方立法不仅应需而立,更十分接地气,以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目的,通过约束和倡导并行,为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提供法治保障。

可见,在细化落实反食品浪费法的基础上,反食品浪费地方立法将各地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有关政策形成规定,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为当地确立餐饮消费和日常食品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有利于健全完善有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长效机制,为老百姓的“餐桌革命”提供制度保障与有力支撑,更好地解民忧、合民意、惠民生。


制图/李洪兴


落地见效 以法治力量引领节约风尚

《训俭示康》有言:“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倡导,更应该是一种行动。

道德的树立在于践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江苏省南京市、福建省厦门市等地开出首张反食品浪费法罚单,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学校食堂过度挑选菜叶被勒令整改……自反食品浪费法和相关地方性法规实施以来,食品浪费事件受到广泛关注,合理饮食、进步文明、健康中国的“新食尚”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遵循。

反食品浪费地方立法,既涉及粮食保障安全,也关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百姓日常生活。从道德标准上升到制度规则,“厉行节约、防止浪费”正成为一种行动自觉,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餐饮业深入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将厉行节约纳入食品加工、餐饮服务的全过程,“光盘行动、公勺公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提示语随处可见。不少学校、单位推出“智慧食堂”,引入数字化餐饮管理系统,用餐者实现个性化、定制化打饭,餐饮管理者实现提质增效,更减少了粮食浪费。

经营者严格规范自身行为,顾客们在享受美食时也不忘厉行节约。记者注意到,节约用餐正在成为人们的习惯,不少顾客在点餐时都会量力而行,吃不完的食物也会打包带走。

珍惜粮食、反对浪费不仅是法律的要求,也是道德的追求。反食品浪费地方立法关注学校、幼儿园对孩子勤俭节约思想品德的培养,用法治力量加强宣传教育、引领文明风尚。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年春节前夕,北京空后蓝天幼儿园举行了一场诗会,其中专设“弘扬美德,节约粮食”环节,孩子们踊跃参加。日常教学中,老师们会讲述一粒米的由来,带着孩子们体验种植,让他们懂得粮食来之不易,上好“节约粮食”的人生第一课。

该园园长薛小丽说,如今,一日三餐里,孩子们个个争当“光盘侠”,节约意识已经播撒在幼小的心中。

餐饮浪费不仅是粮食本身的浪费,也意味着土地、水资源等的巨大消耗。反食品浪费地方立法,对于当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反食品浪费工作成色如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情况如何,从每日回收餐厨垃圾的数量上就能体现。南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温美兰介绍,从社会餐饮门店回收餐厨垃圾的情况来看,在每一名经营户的努力下,南宁市餐厨垃圾回收量明显减少;在市区内的各个学校,由于节约粮食教育到位,学生们能够做到不浪费食物,餐厨垃圾回收量明显降低。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反食品浪费是全社会的责任,厉行节约任重道远。立法是遏制食品浪费的根本手段,也是涵养餐饮文明的底线要求。制止浪费,不能只停留在法规条文上,要继续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规范作用,以更多“小快灵”立法解决食品浪费大问题,鼓励各地各主体广泛参与推动法规落地,让粮食安全更有保障,让经济社会发展更高质量、更可持续,让反对浪费、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更加深入人心。

(转载应当完整、准确,并注明来源和作者信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