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实践>

聚焦“三个重点” 扎实推进新时代代表工作

作者: 席盘林 刘骞 编辑:王佳宏 来源:人民代表报~03版 发布时间:2022-09-15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指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度,把代表工作摆在基础性位置,紧扣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建立健全常委会主任亲自抓、分管副主任协助抓、主任会议成员共同抓、专门机构具体抓、各专委会和人大机关合力抓的机制,聚焦机构人员、创新举措、优质服务三个重点,用心用情用力,扎实推动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行稳致远。

聚焦机构人员 做好组织保障

健全机构,壮大队伍。围绕更好发挥代表作用,在人民代表大会增设代表委员会,作为人民代表大会专门机构,主任委员由人事代表工委主任兼任,增加一名专职副主任委员职数,由熟悉代表工作的机关干部中的代表担任,委员由热爱代表工作、具有专长的代表组成,优化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加强工作人员选调交流、挂职锻炼、业务培训等,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代表联络队伍。

不断探索,彰显特色。开发区的出现和设立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但开发区不是一级政府,没有人大常委会,如何解决区域内人大代表组织开展活动等,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成都高新区是国家级新区涉及多个区县,出于有效组织代表活动等方面的考虑,在20世纪90年代,设立了市人大常委会成都高新区工作联络处。进入新时代,为适应新形势新发展要求,改设为工作委员会。

聚焦创新举措 做好动力保障

立足实际,双轮驱动。促进代表积极履职,实行监督和激励双轮驱动。在代表监督上,实行市人大代表向选举单位书面述职,确保市人大代表在选举单位的监督下履职尽责。在代表激励上,着力于对履职积极的代表进行表扬,在2022年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期间,首次在各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由代表团团长向该团受表扬代表现场颁发证书,这一创新举措,进一步完善了激励措施、激发了代表履职积极性,代表反响良好。

优化程序,尊重代表。适应常委会依法按程序履职行权的特点和代表对常委会会议深度参与的趋势,不断优化常委会工作程序和流程。将常委会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的审议发言,编辑成常委会简报,通过智慧人大系统及时发送给代表和有关部门改进工作参考,激发了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并积极开展审议的积极性;将宣读引入常委会会议,在会议主持人的主持下,由工作人员宣读议程草案、表决票数等,使会议程序更加完善、会议流程更加完美、会议过程更加透明。

问题导向,办好建议。按照“两个高质量”的要求,对议案和建议的提出和办理两个环节严格把关。在提出上,每次人代会前组织各代表团认真研究代表议案、意见;会中,确定一位代表团副团长和一位联络员负责议案、建议提出工作,并进行把关,确保所提议案、建议高质量。在办理上,进行专门考核。把代表建议办理分态度和效果两个方面,由代表据实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由常委会联络机构收集,代表满意的考核给分,代表不满意的考核扣分,使代表建议承办部门更加慎重地对待和办理代表建议。在答复环节,增加了规定性内容,凡是确定将要实施的具体工作措施,在答复代表时需同步说明后续工作预计完成的时间和向代表二次反馈的时间。为了提高办理实效,主任会议成员、各专委会重点督办代表建议常态化、制度化进行,常委会会议每年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办理代表建议情况专项报告,并对部分政府组成部门办理代表建议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推动代表建议办理走深走实。

聚焦优质服务 做好服务保障

紧扣大局,开展活动。闭会期间,坚持组建两个代表小组。一个是按选举单位划分的各区(市)县代表小组;一个是依托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代表的专长和意愿,成立专业代表小组。将代表小组活动同常委会立法调研、集中视察、执法检查结合起来,同代表深入群众、联系选民结合起来,同专题调研、反映民情结合起来,深化了代表工作内容。

服务代表,全力以赴。2021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专门设立了代表接待室。主任会议成员依托接待室,将接待代表形成制度化安排,在既定的代表接待日,轮流到接待室“坐班”,与代表畅谈工作、了解情况,密切与代表的联系,增进与代表的感情。将全体市人大代表划分到各专委会,从代表自身出发、从细节入手,加强关心关怀,不断提升代表归属感。

搭建平台,丰富载体。出台全市“人大代表之家”工作制度和“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工作办法,通过召开现场会、座谈会、交流会,通过融入党群服务中心,指导基层大力建设“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指导各区(市)县人大把辖区内的市和区(市)县人大代表分配到“家”“站”,定期组织代表进家入站开展活动、服务基层、服务人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