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主任访谈>

打造“五个平台” 展现“五常格局”

作者: 陈金荣 编辑:崔斌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2-11-30

近年来,江苏省宝应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在“家、站、点”建设方面持续推进,坚持高标准建好、全方位管好、常态化用好全县264个实体“家、站、点”,同时,加快“数字人大”“智慧人大”建设力度,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多维度守正创新,探索“五个平台”的新实践,努力将现有“家、站、点”打造成“学习交流的平台、依法履职的平台、联系群众的平台、民意收集的平台、接受监督的平台”,力争“代表常在、群众常来、活动常搞、民意常听、民智常汇”的“五常”格局得到生动展现,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高地。

让“家、站、点”成为学习交流的平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学习、培训和交流。“家、站、点”不仅仅是代表履职的场所,同时也是代表学习、交流、成长的课堂。

宝应县人大常委会不断放大“家、站、点”作为代表学习培训交流活动的主阵地作用,优化学习方式、组织形式和载体创新,避免学习随意性、碎片化,定时间、定内容组织代表进“家”学习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及人大业务知识,传达文件和会议精神,通过“老带新传帮带”“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网络在线”等形式,做到代表的学习、培训常态化,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同时,定期组织代表进“家”座谈交流,讨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交流联系接待选民、调研视察等履职工作体会与经验,为代表知情知政、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能力提升夯实基础。

让“家、站、点”成为依法履职的平台

依法履职是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家、站、点”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综合平台,是人大代表察民情、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聚民心的重要场所和有效载体。

为保障、便于、推进代表依法履职,新一届宝应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便于联系”的原则对原有“家、站、点”设置进行优化调整,出台《宝应县人大代表履职项目化考核评价办法》,代表参加会议、活动、提出建议、联系选民等履职情况作为评选优秀人大代表、推荐代表连任人选等的重要依据,以此增强代表履职热情,提高履职质量;将全县1570名五级人大代表按居住区域混合编组,依托“家、站、点”平台,引导并组织代表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产业发展、城市管理、乡村振兴、民生实事等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调研、视察、走访、座谈、跟踪、监督等形式,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努力实现服务效应“双叠加”,让家站“活”起来、代表能力“显”出来。

积极推进“数字人大”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代表履职工作结合,拓展“宝应人大APP”网上代表之家的平台功能,设置人大要闻、通知公告、一府一委两院动态、代表信息、议案建议、代表之家、代表之声、代表活动等版块,代表网络平台信息同步更新,为代表工作开展和代表更好履职提供全要素支持和保障。建立工作台账及代表履职档案,详细记录使用网上履职平台代表的工作情况,及时反映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参加代表和接待群众人次,通过平台收集的意见和交办单、处理、反馈等情况,使活动全程留痕,不断增强网上履职平台使用的实效性。

让“家、站、点”成为联系群众的平台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应有之意。“家、站、点”是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和为人民服务的主阵地,同时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

宝应县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家、站、点”建设作为进一步发挥好代表作用,密切代表联系群众的基础载体,规定入驻“家、站、点”的每位代表具体联系至少10位选民,每月开展联系走访活动,了解选民意愿,掌握选民需求,协调督促解决反映的困难问题。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得到人、说得上话、议得成事”,让接地气、冒热气的基层声音通过人大代表直通决策过程,让代表家站嵌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基层人大的努力方向。为此,宝应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求各“家、站、点”合理设置的同时更要保证代表常在、群众常来,代表进驻家、站轮值,群众常进家、站反映问题成为常态。各“家、站”时常有反映大事小情、情绪激动的群众,有专心倾听、耐心接待的人大代表,有一丝不苟、答疑解惑的政府职能部门,这里成了党和政府、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议事协商、沟通交流的温馨家园。

将“主任接待代表日”放在“代表之家”进行,是宝应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自“家、站、点”建立以来不变的传统。今年来,更是增加了接待的频次,由原来每两个月接待一次,调整为每月接待。除听取对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议题内容的意见外,还征集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其他需要反映、解决的问题,有效丰富了内容,深化了内涵。

依托微信平台,建立“网上”家、站、点。按照市级以上代表人均联系选民5人以上、县镇代表人均联系选民10人以上,建立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群,极大的方便了代表联系选民、联系群众,实现代表与群众实时互动交流,增强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高效性、实时性;将代表回选区联系选民与“统一见面周”活动相结合,与提前酝酿和征集代表议案、建议工作相结合,代表带着题目进家站点、走村入户、利用网络“见面”,征集选民的意见和建议,架起代表与选民、与群众联系的“连心桥”。代表每年接待和到选区联系选民达万人次,收集选民意见、建议千余条。

让“家、站、点”成为民意收集的平台

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进一步畅通人大代表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家、站、点”是人大代表倾听民声、收集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平台。

宝应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不断增强人大工作接地气的广度、察民情的深度、聚民智的精度的目标导向,积极探索构建“一张网两条线”的社情民意收集办理新模式,努力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县镇两级人大工作者协调联动,构建起社情民意收集办理的人大工作网格,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收集社情民意。进行数字赋能,新建“网上代表之家”,打造全天候社情民意的征集、反映和表达的“直通车”,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供坚实的民意基础。县级人大代表可以直接登录履职平台,将收集到的民意传递至党委、政府决策者的案头。各“家、站、点”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代表活动,人大代表进“家”上“站”履职,接待选民群众,零距离倾听民意,面对面排解民忧。

以“代表接待日”为抓手,进一步畅通民意收集的渠道。各镇人大和县直代表组组织人大代表,进家站接待选民、走访群众,收集民意,征求意见建议,根据群众反映问题建立“问题台账”,现场答疑、积极协调、努力解决问题,形成“闭环式”事项办理模式;运用新媒体“搭桥”,开辟QQ、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发布“家、站、点”活动信息、征集意见建议、反映群众呼声、提倡文明新风尚等,内容丰富,及时更新。

在推进民生实事票决办理工作中,县镇两级人大也重视发挥“家、站、点”便于联系群众、收集民意的基础性作用,每年确定的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均在广泛征询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代表票决产生。对代表或选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属于县、镇有关组织和机关及其部门予以关注的事项,县人大常委会探索打造了“人大代表之声”平台,通过此平台转交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办理,要求规定时间内反馈办理情况,并加强跟踪督查,形成“闭环”,确保相关事项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让“家、站、点”成为接受监督的平台

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应该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家、站、点”是代表履职的平台,同时也是接受监督的平台,要发挥好平台的这一作用,才能推进代表更好地履职尽责。

推动代表联系选民亮身份。各“家、站、点”统一将《人大代表联系、接待选民制度》《人大代表之家活动制度》、工作计划、镇(区)民生票决实事项目等规范上墙,公开入驻代表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并对代表的履职情况、任务目标、活动内容等进行亮牌,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加强代表履职管理。积极探索和健全完善家站平台代表履职的日常管理、群众选民监督和履职考评制度,推进代表履职登记“全程纪实”。围绕省人大代表“家站点”建设标准,组织开展星级人大代表“家站点”创评工作,为313名县人大代表、1183名镇人大代表统一建立“人大代表履职档案”,制作代表履职登记手册,对代表在会议期间和闭会期间在“家、站、点”接待选民和群众、入户走访、参加视察、监督等履职活动及时记录,实行动态管理,并将此作为评选优秀人大代表的依据。

回选区向选民述职。每年均安排部分人大代表向本选区选民述职,督促代表勤于职守,充分发挥作用,使广大选民进一步了解代表所做的工作,促进代表自觉接受选民评议,增强代表的履职意识、履职能力。同时,利用代表网络履职平台,实现代表“线上”履职,选民“线上”监督,让代表履职更加公开透明,线上线下无缝对接、24小时永不掉线。

人大代表“家、站、点”作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在代表履职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后,宝应县人大常委会将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代表履职平台建设,尤其是在“家、站、点”建设方面持续发力,按照“一镇一特色、一镇一品牌”的要求,结合代表特长、行业特色、地域特点,集中打造一批凸显优势、各具特色的代表“家、站、点”履职平台,推动人大代表在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中担当作为、彰显实效、展现风采,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系江苏省宝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责任编辑:崔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