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实践>

坚持人民至上 增进民生福祉

作者:任 静 编辑:陈瑞瑞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1-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对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重要部署,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西省隰县人大常委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落实到人大依法履职的全过程、各方面,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向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大常委会要坚持把保障和促进发展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第一要务,全身心投入到县域经济发展中,推动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推动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医疗卫生更加有效便捷、生态治理更加持续改善、城市建设更加美丽宜居、文化体育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保障更加安全可靠,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第一目标,主动协助县委推进基层治理,做好矛盾纠纷化解、信访案件调处等工作,引导群众依法、有序、理性地表达意愿和诉求,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着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就是要坚持受人民委托、替人民掌权、为人民代言

人大常委会要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基本功,密切与代表和选民的联系,更为广泛听取民声,更为精准了解民情,更为科学集中民智,使人大各项工作建立在更加广泛的民意基础上。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及时把党的主张和意志变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要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审议权、询问权、质询权,踊跃发表意见,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反映民意,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使人大作出的决议决定更加科学民主、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就是要尊重代表地位、发挥代表作用、保障代表权利

人大常委会要坚持把代表工作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础,贯穿于人大工作的方方面面,遵循和把握代表工作规律,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要创新代表工作方式。加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双联系”制度,邀请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加强代表学习培训工作,确保人大代表履职能力逐步提升。要健全代表工作机制。坚持开展代表联络站活动,真正做到代表入站时有归属感和荣誉感,代表履职时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群众来访时有亲切感和获得感。要做到群众有需要时能随时联系到代表,群众有困难时代表能及时出现在群众身边。要提高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成效。建立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前的沟通协调机制,完善重点议案建议人大领导领衔督办、政府领导领衔办理机制,认真落实代表建议办理的沟通协调、重点督办、督促检查和效果评价机制,提高问题解决率和代表满意度。

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就是要提升为民服务本领、厚植为民服务情怀、坚守清廉为民底线

人大常委会要坚持把强化自身建设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自觉对表对标“四个机关”要求,切实提高依法履职、服务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坚持实事求是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紧密结合和统一起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总之,人大常委会要坚持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激发出全县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力,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蹚出人大路径,向人民群众交上满意的人大答卷。

(作者系山西省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责任编辑:陈瑞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