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药箱里”的民生 ——记江苏省海安市人大代表刘海蓉
作者:赵文然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09
早晨7点,江苏省海安市滨海新区(角斜镇)卫生院药房的灯已经亮了,穿着白大褂的刘海蓉正俯身核对着药品清单,“速效救心丸所剩不多,需补充。”笔记本上留下药品情况的记录。作为海安市人大代表和卫生院药剂科主任,她始终锚定一个方向——“药箱里”的民生。“药罐子连着老百姓的命根子,人大代表‘扛’着乡亲们的期待,哪一样都不能含糊。”
“刚当选代表那阵,我夜里都睡不着。”回忆起当选人大代表的那天,刘海蓉笑着说,“我懂药品采购、懂用药指导,可怎么当人大代表,怎么让说的话、提的建议能帮到群众?我真的是不懂。”这份困惑,成了她开启“充电模式”的动力。每个月的滨海大学堂,她总是学习最认真的那一个。为了把“依法履职”的“工具箱”用熟,她把代表法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午休时翻、下班后看。在开展人大代表助力“双冲双提”培训时,有经验丰富的人大代表讲到“监督惠民政策落地要盯紧‘最后一公里’”,她立刻联想到卫生院正在跟进的国家集中采购药品落地工作,结合之前村民反映“有些药在村里难买到”的情况,她在笔记本上写下“调研集中采购药品基层供应情况”。随后她跑了角斜镇5个村卫生室,记录下12种村民常用的集采药品及供应情况,最终推动这些药品纳入所在医院常规采购目录。
“江苏人大”App上线后,刘海蓉成了最活跃的使用者之一。每天下班后,她都会打开小程序,看看有没有新的留言。从“村里卫生室缺慢性病药”到“乡镇医院药房周末取药排队久”,再到“老年人不会用医保电子凭证”,她关注老百姓提出的问题并推动解决,“每次看到群众留言说‘问题解决了,谢谢刘代表’,我就觉得这‘电’没白充,代表也没白当。”
滨海新区(角斜镇)卫生院服务着周边较多群众,药品采购和供应是“头等大事”。作为人大代表,推动集采政策在基层落地,是刘海蓉给自己定的任务。每一次政策出台,她都先把“降价清单”背下来,再跑到临床科室跟医生“算账”:“你看这个调节血脂的药,集采后价格明显下降,药效一样,还能帮病人省不少钱。”在她的推动下滨海新区(角斜镇)卫生院已积极参加11批国家集中采购药品、3批省集中采购药品和2批国家耗材集中采购,涵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常见病用药以及注射器、留置针等常用耗材,为患者节省了大笔医疗费用。“我作为代表,就是要把国家的‘好政策’落到群众身上,让他们真正享到实惠。”刘海蓉说。
当选代表以后,刘海蓉发现基层医院“留不住”年轻医生,便走访附近乡镇医院,提交《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投入的建议》。如今,政府相关部门已加大财政投入与支持吸引医疗卫生人员到基层工作,进一步激励人才留在基层干事创业。
此外,刘海蓉还提交《关于在行人等红绿灯处增设遮风挡雨棚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建议》,并在人代会期间联合其他代表领衔提交《关于在集镇村推行“爱心食堂”试点的议案》《关于开通海安至滨海新区新城区公交线路的议案》《关于推进海安市实验小学与滨海新区金港学校集团化办学的议案》,均是聚焦民生关键领域、立足区域发展实际提出的务实举措。
作为扎根基层的“贴心人”,刘海蓉用专业与情怀诠释着双重身份的深刻内涵。从核对每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到提交每一件饱含温度的议案建议,她以行动生动诠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