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要在哪里,代表履职就在哪里 ——台州市黄岩区人大常委会开展“千名代表助千企促发展”活动纪实
作者:唐诗语 编辑:赵佳敏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17
“让企业的每一份诉求都有回响,每一次发展都有护航。”这是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千名代表助千企促发展”专项行动的生动注脚。
今年3月,黄岩区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开展“千名代表助千企促发展”行动的实施方案》,鼓励全区1500多名省、市、区、乡四级人大代表或“一对一”或“多对一”入企走访问需,通过对辖区内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以及发展遇到困难的企业实现“定期走访—问题收集—专项协商—跟踪督办”闭环,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为优质企业松绑“减负”。
“一对一”走访 服务企业“零距离”
“感谢街道人大对我们的帮助,让公司既保住了上市希望,又维护了企业信用。”在黄岩区江口街道某科技公司,企业负责人紧紧握住黄岩区人大代表冯胜利的手连声感谢。
前不久,这家资产近亿元且正处于上市关键期的企业,因300万元合同纠纷被起诉。由于原告申请财产保全,冻结该公司银行账户,不仅影响其正常经营,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问题。冯胜利是负责“一对一”服务该公司的区人大代表,在了解企业诉求后,帮助企业破局。很快,江口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邀请黄岩区人民法院法官深入多家规上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并通过“保全必要性”专题协商会议,协商出采用企业财产保全信用评估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整合多部门数据全面审查该企业经营及资产状况、信用等级、保全必要性等因素,经评估,该科技公司信用值达标,未被冻结资产。
江口街道是工业重镇,规上企业遇到涉诉问题的情形并不罕见,在人大代表的持续跟踪下,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财产保全顾虑,推动职能部门制定出台《企业财产保全信用评估工作指引》,相关案件均得以妥善解决。
“阵地+”聚力 暖心护航“优生态”
一杯清茶,一张长桌,可以让人打开话匣子,也可以连接起人大代表与企业、群众之间的信任桥梁。在黄岩区西城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长桌茶话”已成为人大代表倾听民意、助企纾困的暖心平台。
“我们急需一个商圈宣介平台,但不知从何入手。”蔚来中心负责人韩经理的求助,成为“长桌茶话”落地见效的生动注脚。区人大代表林建国、陶俊宇在了解企业需求后,迅速联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西城中队开展调研,最终在吾悦广场集市活动中为蔚来中心争取到展示机会,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据介绍,每周二上午,联络站会安排2名区人大代表、4名选民代表轮值“长桌茶话”,帮助企业把诉求直达职能部门,联动了区综合行政执法、工商、交通等职能部门共同进驻,形成“众人参与、定期议事、接诉即办”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如果说“长桌茶话”是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固定阵地”,那么由村社、律师、企业等领域人大代表组成的“‘益’企智囊团”,则是由“长桌茶话”延伸出的“阵地+”力量。他们主动出击,深入企业一线上门纾困,以专业力量破解企业发展堵点。
世纪联华超市与物业公司的纠纷便是典型案例。这家扎根西城15年的企业因物业收费问题陷入经营困境。“‘益’企智囊团”调解组在走访中捕捉到矛盾后,立即牵头组织区人民法院、综合行政执法局、城西派出所,与企业、物业代表面对面协商。调解会上,代表们从法律、政策、市场多角度剖析问题,推动双方达成共识。
“1+1+X”帮扶 协同发展“加速度”
新前街道作为黄岩“模具之乡”核心区,集聚了200多家模具、塑料制品及相关配套企业,其中80%以上为年产值5000万元以下的中小微企业。面对中小微企业技术薄弱、管理粗放、市场拓展难等共性痛点,街道人大工委推动整合产业链资源,以企业家代表为纽带,发动行业龙头与中小企业结对,构建“1+1+X”协同发展生态。
“1名代表架桥梁、1个平台强支撑、X项服务解难题”。今年3月以来,新前街道已有14家企业结成帮扶对子,向配套小微企业转移产能,既激活龙头企业“链主”带动效应,又精准破解中小企业技术升级、市场开拓、政策适配等核心诉求,生动诠释了“大带小、强帮弱”的共赢逻辑。同时,新前街道人大工委组建代表服务团,拓宽企业服务“绿色通道”,聚焦人才引进、外来员工子女入学等问题,协同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发动代表做好企业联系服务工作,切实解决了企业在人才及管理方面的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