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足迹印花山 法治屏障护岩画
作者: 编辑:赵佳敏 来源:广西人大 发布时间:2025-10-23
花山岩画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于宁明县城中镇耀达村,于2016年7月15日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成为中国第一处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在花山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过程中,宁明县各级人大代表主动担当、履职尽责,交出了一份厚重的履职答卷。

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资料图)
参与花山保护立法工作
宁明县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奔走呼吁、建言献策,明确提出加强对花山岩画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多项建议,并主动参与相关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为其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在2016年2月召开的崇左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上,宁明县代表团联名提出《关于制定〈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保护条例〉的议案》,倡议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规范花山岩画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该议案迅速引起崇左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高度重视。2018年1月12日,《崇左市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崇左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同年3月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于2018年7月正式施行。《条例》的颁布实施,为花山岩画的可持续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法律支撑。
推动设立“崇左花山日”
人大代表深入花山景区及周边村屯,实地勘察文化遗产保护现状,精准把脉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扎实调研提出多项针对性意见建议。在2022年2月召开的崇左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宁明县代表团联名提出《关于设立“左江花山文化日”的议案》,旨在增强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扩大花山文化影响力。
2023年1月29日,崇左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崇左花山日”的决定》,明确自2023年起,将每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申遗纪念日),设立为“崇左花山日”。这一节日的设立,不仅强化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也为宁明县文旅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花山日”正逐步成为一张亮丽的文旅新名片。
推进花山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履职,持续推动政府加大对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强保护机构建设,全面提升保护与利用的质量和效能。近年来,宁明县人大常委会牵头组织开展了“花山文化宣传活动”“崇左花山日纪念活动”等,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花山文化传承与推广。
为了让花山文化更贴近群众生活,宁明县人大代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文伟创新策划多项特色品牌活动,推动举办“神奇花山、美丽宁明”摄影赛事与展览、“红糖文化旅游嘉年华”等,将地方物产与民俗文化深度融合,持续擦亮花山文化名片;组织开展“花山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及选拔赛,为文化传承培育青少年力量。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开设“花山风物”自媒体账号,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生动展现花山岩画的独特魅力。
宁明县及城中镇两级人大代表、城中镇党委书记滕龙威,立足花山景区属地实际,深入挖掘花山文化资源,系统推进乡村休闲旅游提升工程,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推进“文旅+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打造“花山美食村”“花山温泉农耕产业园”等一批代表性项目,有效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在各级人大代表的持续推动下,花山文化遗产不仅得以有效保护与传承,更实现了从静态守护到活力发展的跨越。这一实践,不仅延续了历史文脉,更积淀下物质与精神并存的文化财富,使花山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