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全国人大
京 津 冀 晋 蒙 辽 吉 黑 沪 苏 浙 皖 闽 赣 鲁 豫 鄂 湘 粤 桂 琼 渝 川 黔 滇 藏 陕 甘 青 宁 新
报刊:中国人大
人民代表报 人大研究 公民报 人民权力报 人民权利报 民声报 燕赵人民代表网
北京人大 天津人大 山西人大 内蒙古人大 辽宁人大 上海人大 浙江人大 广西人大 海南人大 云南人大 青海人大
宁夏人大 新疆人大 人民与权利 人民政坛 人大论坛 人民之友 人民之声 人民西藏 江淮法治 时代主人
山东人大工作 楚天主人 公民导刊 法治 民主法制建设 公民与法治 法制与社会
新闻: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网 央视网 央广网 法治网 光明网 求是网 中青网 正义网 人民法院网
作者:毛思倩 编辑:崔斌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3-06-02
6月1日,在距离深圳西南约200公里的恩平15-1原油钻采平台,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加压至气液混合的超临界状态,回注至距平台3公里远、在海床约800米底下的“穹顶”式地质构造中,实现长期稳定封存。我国海上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工程投用,每年封存量达30万吨,总计超15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400万棵,这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实现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领域从无到有的重要突破。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