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小红 编辑:崔斌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5-07-25
大山深处,人迹罕至。
岩层之下,战斗着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用凡人之躯托举大国长剑,被誉为导弹“筑巢人”。
火箭军某旅工程安装技师、一级军士长崔道虎,是他们中的普通一员。
“我想当发射导弹时那个按点火按钮的人!”30年前,怀揣着梦想来到部队后,他才发现,自己的岗位是建设阵地,为导弹“筑巢”。
虽然心里有一丝失落,可他干活从不含糊。“宁可身上掉层皮,决不让导弹等阵地。”他把班长常说的这句话,刻在了心里。再后来,写进了入党申请书里。
30年间,崔道虎在岩层深处的导弹阵地,吃尽了所有的苦。
比如,危险。
带电作业、高空作业风险大,砸伤、烫伤时有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山洪等自然灾害,随时威胁官兵们的生命安全。
比如,时间。
他们也有作息时间表,然而,在阵地奋战的日子,从来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比如,忍耐。
他们常年置身于高温高湿、噪声震耳的环境中,身体和心理的极限时刻面临挑战。
30年里,崔道虎先后在不同工种、多个岗位历练,流过泪、受过伤,却没有一次想过放弃。
“攻坚崔道虎,不怕拦路虎。”这句顺口溜,是战友们对他的褒奖。
“崔班长善于从‘不可能’中发现点滴可能,从‘办不到’中找出破解之道。”战友们对他敬佩的同时也对他充满了期待。
“期待越多,责任越重。”崔道虎说。
几年前,一项工程首次引进某系统,安装难度前所未有。
他主动请缨,打起背囊,住进阵地,一门心思看图纸、定方案、搞试验,累了就眯一会,铆足劲儿要找个省时省力又高标准的新方法。
经过2个月鏖战,他探索总结出起吊新工法,确保数万个螺丝精准落位零偏差,提前完工。
冲锋攻坚勇气足,他和战友们拿下一个又一个“拦路虎”。
那年,崔道虎接到某设备安装任务,面对10多吨重的“庞然大物”,他一遍遍推敲论证,摸索出新的安装工法,仅用4个小时将设备安装到位,创下纪录。
除了数十吨的“粗重活”,还有外科手术般的“精细活”。
有一年,连队首次安装某设备,安装工艺标准特别高,误差要小于2毫米。
经验少、难度高,崔道虎绞尽脑汁研究对策,无数次在纸上写写画画,到现场反复验证,探索出新的施工方法,解决了难题。
“把每项工作做专、做精、做细、做实,就是我的责任。”崔道虎说。
他三十年如一日,以“严实”为刻刀,去“雕琢”每项工程,诠释了“施工零误差、质量零缺陷”的严苛追求,构筑起一座座精品国防工程。
“道虎在哪里?”面临难题,这是连长、营长最爱问的话。“崔班长在不在?”危险面前,这是战友们常说的话。每次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他总冲在前面,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定海神针”“救火队长”。
随着施工经验日益丰富,崔道虎深切体会到,发明新装备,不仅能提高施工效率,还能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30年间,崔道虎在岩层深处的导弹阵地,吃尽了所有的苦。
比如,危险。
带电作业、高空作业风险大,砸伤、烫伤时有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山洪等自然灾害,随时威胁官兵们的生命安全。
比如,时间。
他们也有作息时间表,然而,在阵地奋战的日子,从来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比如,忍耐。
他们常年置身于高温高湿、噪声震耳的环境中,身体和心理的极限时刻面临挑战。
30年里,崔道虎先后在不同工种、多个岗位历练,流过泪、受过伤,却没有一次想过放弃。
“攻坚崔道虎,不怕拦路虎。”这句顺口溜,是战友们对他的褒奖。
“崔班长善于从‘不可能’中发现点滴可能,从‘办不到’中找出破解之道。”战友们对他敬佩的同时也对他充满了期待。
“期待越多,责任越重。”崔道虎说。
几年前,一项工程首次引进某系统,安装难度前所未有。
他主动请缨,打起背囊,住进阵地,一门心思看图纸、定方案、搞试验,累了就眯一会,铆足劲儿要找个省时省力又高标准的新方法。
经过2个月鏖战,他探索总结出起吊新工法,确保数万个螺丝精准落位零偏差,提前完工。
冲锋攻坚勇气足,他和战友们拿下一个又一个“拦路虎”。
那年,崔道虎接到某设备安装任务,面对10多吨重的“庞然大物”,他一遍遍推敲论证,摸索出新的安装工法,仅用4个小时将设备安装到位,创下纪录。
除了数十吨的“粗重活”,还有外科手术般的“精细活”。
有一年,连队首次安装某设备,安装工艺标准特别高,误差要小于2毫米。
经验少、难度高,崔道虎绞尽脑汁研究对策,无数次在纸上写写画画,到现场反复验证,探索出新的施工方法,解决了难题。
“把每项工作做专、做精、做细、做实,就是我的责任。”崔道虎说。
他三十年如一日,以“严实”为刻刀,去“雕琢”每项工程,诠释了“施工零误差、质量零缺陷”的严苛追求,构筑起一座座精品国防工程。
“道虎在哪里?”面临难题,这是连长、营长最爱问的话。“崔班长在不在?”危险面前,这是战友们常说的话。每次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他总冲在前面,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定海神针”“救火队长”。
随着施工经验日益丰富,崔道虎深切体会到,发明新装备,不仅能提高施工效率,还能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