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引领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作者: 编辑:赵保君 来源:浙江人大 发布时间:2023-01-09
2022年,浙江省人大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数字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按照党的二十大和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全方位推进人大数字化改革、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数字化改革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被浙江省委改革委列为2022年度重大改革项目。在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系列”成果评选中,基层单元应用场景获“最佳应用”;《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浙江省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规定》获“最优规则”;《推进浙江省人大数字化改革的若干思考》获“最响话语”。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集成改革,入围2022年度浙江省改革突破奖金奖拟奖名单。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迭代优化顶层设计
数字化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创新工程,必须加强前瞻谋划和顶层设计,找准战略目标、重点改革、重大任务、具体抓手。
浙江省常委会领导亲自抓。2022年,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梁黎明统筹领导人大数字化改革,20多次研究数字化改革工作,每两个月主持召开浙江省人大数字化改革推进会。数字化专班、各专工委结合各自负责领域,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加强调研指导,推动任务落实。
优化顶层设计。对标省委数字化改革“1612”体系构架,印发《省人大常委会2022年数字化改革工作方案》,构建浙江省人大数字化改革“1512”体系。
强化改革攻坚。在原有工作专班基础上,2022年又优化和成立人大数字化改革专班、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专班,集中骨干力量强力推进改革任务。
此外,把人大数字化改革作为“党领导人大工作”绩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开展浙江省人大数字化改革创新暨浙江人大工作与时俱进项目评选,表彰35个获奖单位,强化典型激励和示范带动。完善联合开发工作机制,建立全省人大重大应用“一本账”。鼓励市县人大探索创新,对创新性强、实践效果好的项目进行综合评估,迭代完善后全省推广使用。如天台人大开发的“行政诉讼人大E监督”系统,评估完善后集成到“法治政府监督应用场景”,列入浙江省“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
立足人大核心业务,
推广使用典型应用场景
多跨场景应用是数字化改革的核心载体。2022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从重大需求出发谋划建设多跨场景,推进迭代升级、增量开发。
打造地方立法综合应用,完善民主立法新机制。建设地方立法综合应用,实现浙江省市人大“一体使用”、立法情况“一屏展现”、起草审议“一网协同”、流程进度“一览无余”、工作任务“一键智达”,扩大立项、起草、审议、论证、评估等各环节工作的民主参与。
建设“1+N”监督应用体系,打造协同监督新模式。积极推进常委会监督全流程系统建设,财经综合监督、法治政府监督、生态环境监督等专项监督应用在全省推广使用。
迭代代表履职综合应用,激发代表工作新动能。迭代完善代表选举、联系群众、议案建议、履职评价等6大子场景,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和专工委工作的参与,全天候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全链条收集转办意见建议,更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与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浙江省大数据局联合成立专班,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应用建设。
开发“机关一件事”联办系统,提升机关工作新效能。依托浙政钉平台,上线机关党建、数智公文、数智会议、后勤服务、人事工作等20多个应用模块,实现办文办会办事数字化申请、流转、办理、管理,有力保障常委会及机关协同高效运转。
公共数据资源是改革的基础底座。2022年,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全面梳理人大核心业务数据,编制统一规范的数据资源目录体系。目前已归集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选举任免、代表工作和基层单元、机关一件事等58个系统,7大类、23小类、363张表单,约4342万条数据。加强数据开发利用,在立法、监督、代表等应用场景中强化分析评估、预测预警、目标管理等能力,为人大履职提供智能化支撑。
迭代升级代表联络站,
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锚定浙江省党代会确定的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目标任务,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对代表联络站进行迭代升级,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
明确功能定位。出台《关于以数字化改革推动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 培育打造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指导意见》,明确基层单元建设的任务举措、场景应用、组织保障等,深化拓展“联、商、督、促、智”五大功能,成为指导基层单元建设的基础性文件。
有序部署推进。确定112家首批试点单位,召开浙江省市两级人大专班会议,出台试点评估方案,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在试点基础上,召开浙江省人大基层单元建设座谈会,总结交流试点经验,全方位推进全省1507家基层单元建设。
强化数字赋能。同步建设基层单元应用场景,集成人大立法、监督、代表履职等应用,横向联通“一府一委两院”相关平台系统,纵向贯通省市县乡四级人大,推动民意收集全方位、民意处理全链条、民主主体全覆盖。
定期工作亮晒。实施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工联系指导机制,出台市县两级人大推进基层单元建设亮晒方案,定期亮晒相关数据、编发信息简报,努力将基层单元打造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夯实人大工作民意基础、服务助推“两个先行”的示范窗口。
强化法规制度供给,
深化理论制度建设,
构建改革话语体系
“实践—理论—实践”螺旋上升是数字化改革的逻辑路线。浙江省人大常委会认真总结解决共性问题的科学路径,推动更多实践创新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成果,固化为指导实践的制度规范,推动数字化改革深化拓展。
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这是全国首部公共数据领域的地方性法规,为促进公共数据应用创新、深化推进数字化改革提供法治支撑。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会同省委改革办,牵头组织做好“最优规则”评选工作,共评出“最优规则”15项。
加强总结提炼和研究阐释,一体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一年来,全国人大《联络动态》《中国人大》《学习时报》《人大研究》等刊物发表浙江省人大数字化改革理论文章30多篇。出台浙江省人大制定基层单元建设指导意见和评估办法、代表“亮身份”、“一府两院”进站业务清单等20多项创制性制度,体系化规范化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