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在大会会议期间怎样行使预算审查权
作者: 编辑:赵保君 来源:人民代表报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03-17
审查监督政府预算是每一位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责任和重要内容。人大代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职能的重要改革举措,深入贯彻实施预算法,发挥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不断增强履职能力,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进党中央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在大会期间,在预算审查方面,人大代表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审查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
在预算草案和预算报告中,首先要依法报告上一年预算的执行情况。审查上一年预算的执行情况,重在与上一年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相比较,看完成预算的情况如何,如部分收入、支出项目出现与预算偏离度较大的情况,偏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明解释得是否清晰明确;预算资金使用的绩效和支出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是否指出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否提出了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措施办法;财经委审查结果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是否得到了落实等。
(2)审查当年预算安排情况
预算法第四十八条关于代表大会审查预算的重点从八个方面作了规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从支出总量和结构等五个方面明确了审查的主要内容。应当按照这些规定要求进行审查。
(3)围绕相关重点支出和政策进行审查
代表可以结合自己来自教育、科技、医疗、工业、农村、军队等不同领域、行业和所在代表团的情况,就相关的重点支出和项目、重要政策措施、重大改革举措等,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议意见和建议。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履行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要提高政治站位,从讲政治的高度,按照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提出审议意见和建议;要拓宽视野,从行业和领域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视角,提出审议意见和建议;提出的审议意见和建议,可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使意见和建议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更具客观性和公正性。
(4)提出需要了解查询的问题
每年大会审查预算期间,财政部门都派出解说人员到各代表团(组),为代表提供预算解读和政策说明服务,回答问题。从全国人大看,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始,预算工委在中国人大网“代表服务专区”开设了预算联网信息查询平台,为代表提供预算信息查询服务。在审查预算过程中,代表如果对相关预算数据、收支政策看得不够清楚、不够理解,或者想获取更多更具体的数据和情况,可以向财政部解说人员提出,也可以通过预算联网信息查询平台获取进一步的服务。许多地方人大也开设了预算联网信息查询平台,供代表查询。
(5)提出议案和建议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期间,代表可以就政府预算编报、规范预算管理、推进财税改革、加强预算审查监督等内容,提出议案和建议。我们将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审议、办理好代表议案,并向代表答复反馈。
预算报告审查小技巧
— 一个围绕五个基本点
一个围绕
紧紧围绕是否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本级党委工作部署要求。
五个基本点
一看是否完整:如是否按照全口径要求编制收支预算;“四本预算”收支情况报告是否完整。
二看是否平衡:如当年预算收支安排是否体现了以收定支、量力而行的要求;财政收支大账是否符合收支平衡原则。又如上年的赤字规模、债务规模是否控制在人大批准的限额内。
三看是否可行:如重点支出、重大投资项目、转移支付规模与结构等安排是否合适、可行。
四看是否清晰:如有关支出政策的说明是否清晰明确,支出预算与支出政策是否衔接匹配。
五看是否讲绩效:如当年预算安排是否设有绩效目标、提出绩效要求。又如上年预算执行的政策效果和资金使用绩效是否得到较好体现。
预算草案审查小技巧
—一个围绕五个基本点
一个聚焦
聚焦于预算资金安排是否与党中央方针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地方党委工作部署要求衔接匹配。
五个基本视角
一看是否全面:如预算草案报表体系是否全面、完整,“四本预算”是否都有详细的报表及说明。
二看是否衔接:如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之间、各本预算草案之间、财政预算草案与部门预算草案和转移支付预算草案之间是否有机衔接,相关数字勾稽关系是否匹配对应。
三看是否规范:如收支预算的编制是否细化,支出预算是否按照功能分类、经济性质分类编制等。
四看是否合理:如部门预算草案项目、转移支付预算草案项目是否设有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等。
五看是否清晰:如有关重点支出、重大投资项目的增减变化是否有说明,说明是否清晰等。
(选自《怎样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