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主任访谈>

运用系统思维提升代表工作水平 ——专访湖南省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周迎春

作者:李艳龙 许建霞 编辑:崔斌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3-03-31


周迎春

湖南省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湖南省邵阳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运用系统思维,强化保障措施,夯实阵地基础,丰富形式载体,打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此过程中,邵阳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了哪些制度设计,其借鉴意义何在?为此,本报记者对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周迎春进行了专访。

“强基础,打好履职保障的‘组合拳’”

周迎春告诉记者,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大力加强代表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建设,高度重视代表意识、民本意识培养,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工作制度配套,积极为代表提供高水平履职服务保障。

“我们在全市五级人大代表中深入开展‘大学习’活动,推行领学、讲学、述学、评学、督学、考学‘六学并举’机制,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组织代表学习培训,促使代表学习日常化、经常化。”周迎春向记者介绍道,邵阳市人大常委会严格落实学习培训提“能力”。在市委党校、省人大培训中心举办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突出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等重点内容学习,层层分批全覆盖开展轮训。一方面,深化线上学习,不仅依托市人大网站建设代表网上学习交流园地,而且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定期下发学习提示,组织代表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还打造了“邵阳人大讲堂”品牌,邀请国家、省级知名专家授课,媒体全程直播,人大代表在线观看学习人数达 180万人次。另一方面,抓实日常学习,为全体人大代表订阅人大相关报刊杂志,每季度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定期组织代表小组学习交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大力实施宣传引导增“活力”。“我们通过大力宣传代表履职的‘闪光点’来激发代表履职的‘兴奋点’。”周迎春告诉记者,该市人大常委会依托“红网云”省级技术云平台,对邵阳人大网、邵阳人大微信公众号进行全面升级,打造新型媒体融合平台,在市内各媒体、各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开设“代表风采”专栏,加强新媒体传播,成功打造“宣传矩阵”。在此基础上,该市人大常委会会同宣传部门,组建人大宣传工作专班,建设信息员、网评员、网宣员队伍,在全市新闻例会对人大宣传一月一调度,推动宣传引导工作常态化,从而最大程度汇聚了宣传合力。此外,邵阳市人大常委会还注重典型培育,积极引导代表参与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并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典型、培养典型、推介典型。

“首先是要健全联系服务机制,全面落实市、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定期走访联系人大代表制度,探索建立市委、‘一府一委两院’领导班子及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人大代表工作机制。”周迎春在介绍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如何大力保障制度护航添动力时告诉记者,该市人大常委会定期走访人大代表,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了解代表履职需求,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分批邀请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人大立法调研、执法检查、建议督办等活动均邀请人大代表参加。“此外,还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周迎春告诉记者,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对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进行积分制管理,定期考核评价,落实激励措施,开展优秀人大代表、优秀人大代表建议等评比活动,为代表履职“比学赶超”提供“擂台”。

“搭平台,建好服务群众的‘主阵地’”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推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基层立法联系点等网点“建管用”提质增效,夯实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阵地基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首先是分片联系,推动规范化建设。我们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分别联系县市区、乡镇,加强调度指导。”周迎春向记者介绍道,该市人大常委会按照“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挂牌、有工作制度、有负责人员、有工作档案、有网络平台、有经费保障”的要求,高标准建设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 467个。同时,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工作机制,安排人大机关干部联系点,五级人大代表编组进室,每周安排固定时间接待服务群众,做好群众意见建议征集汇总、登记受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答复反馈等工作,确保件件有结果。另外,统筹设点布局,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拓面提质,对基层立法联系点进行调整优化,数量上从 9个扩充至 13个,选聘 59名专家组成“立法智库”,设立立法信息员,以立法信息采集点为补充,构建覆盖各行各业立法意见建议征询网络。市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探索建设立法和监督工作“基层联系点”,组建代表专业小组,参与相关网点工作。“其次是串点延线,推行网格式管理。我们优化网点整体布局,按照网格式管理理念,坚持便民原则,综合考虑选区大小、代表人数、代表工作地和居住地等因素,设立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和立法联系点。”周迎春介绍道,在部分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试点组建“微邻里”网格群,探索打造“实体+网上+掌上”的立体平台体系。对建在偏僻处的网点进行调整优化,2022年新建和调整网点217个。落实网点管理责任,明确联系点干部及驻站代表工作职责,依托各站点定期开展学习交流、走访群众、调研视察、民情恳谈、议事解难、述职评议等活动,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同时还推动网点资源互补,推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叠加融合,将立法需求、法规草案修改意见征集和普法宣传等列入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任务要求,拓展立法调研、座谈、咨询及公开征求意见范围。

“最后是点面结合,开展立体式服务。”周迎春介绍说,在加强主动联系服务方面,人大代表作出服务承诺,明确职责定位,深入站点轮岗值班接待选民,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电话或微信联系、开展一次上门走访;在加强人大信访服务方面,分级负责建设人大信访窗口,在市、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设立人大信访服务中心,在乡镇人大设立人大信访接待站,开展“领导接访、包案息访、主动下访、反馈回访”为主要内容的“四访”活动,市、县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共包案办理信访积案 308件;在加强线上履职服务方面,设立网上代表议案建议平台、人大代表及公众互动平台,开通便民服务、在线留言通道,畅通民意上行和市情、政情下行渠道。不仅全面实施人大代表向 12345热线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与市政府联合发文,设立 12345热线人大代表通道,明确办理流程、时限要求,建立处理反馈机制,加强督查督办,规范台账管理,做好回访和办理情况评价,而且探索代表网上联系群众工作室建设,各网点和驻点人大代表挂牌亮码,选民可通过微信扫码等方式直接联系代表。

“聚合力,绘好民呼我应的‘同心圆’”

邵阳市人大常委会将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代表工作的根本标准,凝聚各级各部门共识,汇聚五级人大代表力量,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
谈及此项工作,周迎春表示,要深入开展代表联系群众办实事活动。在开展“五大”主题实践活动方面,市人大常委会加强顶层设计,在全市人大系统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走访、大宣讲、大服务”主题实践活动。人大代表调研走访 30余万人次,分众化、互动式开展人大制度微宣讲 2300余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4.9万件,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5800余件,涌现出‘五个到户’‘千名代表联万人’等一批典型经验。”周迎春自信地告诉记者。在加强日常联系服务方面,动员人大代表加入所在选区监督服务微信群,主动亮出身份,依托“一村(社区)一群”,“全时段”收集意见,“零距离”倾听民声。顺应社情民意开展提出“微建议”、认领“微心愿”、承办“微实事”等特色活动,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及时解决。结对帮扶困难选民方面,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根据代表所在选区的实际情况,组织代表自行认领结对帮扶对象,每月定期走访结对帮扶户,动态掌握对象户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项难题,让帮扶成效转化为乡村振兴成果。

“另外,要全面推进基层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首先是要坚持全程推动。”周迎春向记者介绍道,在县级层面试点、各乡镇全覆盖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工作,将代表票决制工作列入全市各级人大年度工作计划要点,将监督推动民生实事项目纳入代表主题实践活动重要内容,做到年初定任务、年中看进度、年底问成效。其次是要坚持制度驱动,健全相关制度,从项目征集、初定、审议、票决、监督、评估各环节予以规范,采取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方式,凸显民意精选项目,规范运作推动实施。最后是要坚持协同互动,本着“对口督办”原则,组建人大代表监督小组,参与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督办,定期与责任单位沟通联系,协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22年票决实施民生实事项目 327件。

“同时还要着力抓实代表建议‘提办督’工作。”周迎春表示,要加强指导服务,组织代表开展调研、视察、座谈,让代表充分知情知政,确保“内容高质量”。如何保障“办理高质量”?周迎春给出了邵阳的“作答”:规范代表建议办理流程,抓实建议的办理、督办和评价考核三个环节,与专项视察、代表小组活动和日常监督工作相结合,加强督办,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与此同时,深化重点督办工作,采取现场督办、会议督办、函告督办、联合督办等方式,高位推动、精准调度,抓实群众高度关注的建议办理,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牵头督办、市政府副市长负责领办,根据落实质量效率,选取部分建议开展专题询问,市政府及有关承办部门现场应询,作出承诺,确保代表满意度和建议落实率实现“双提升”。

(责任编辑:崔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