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数字人大>

深化打造“法治民 e坊” 为法治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作者:叶英波 编辑:赵保君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3-04-20

法者,治之端也。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进行专章论述,充分体现了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 2022年以来,按照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系统谋划了“1261e系列”顶层架构体系,扎实推动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加快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作为“e系列”中的特色应用之一,法治民 e坊”持续推动法治建设监督工作下沉基层单元,全方位延伸人大工作触角,全链条融入基层法治政府体系,为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基层治理法治化贡献人大力量。

紧扣人大监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使命,凸显“法治民 e坊”的法治主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前,法治政府建设是浙江省法治中国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法治民 e坊”作为温州人大通过基层单元建设来助推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监督推进市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时时处处凸显法治主题主线。

一是组织人大代表讲法议法。着眼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法治热点焦点,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把“法言法语”转化成“群言群语”,用通俗易懂的民间语言开展讲法议法,通过“法治民 e坊”形成代表与选民的法治互动,让代表向下延伸察民情、向上直通传民意,让群众充分了解法律、知晓政策,共促形成良法善治的良好氛围。

二是发动“三官一律一员”普法释法。“三官一律一员”即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人民调解员,他们是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是积极接受配合人大开展法治建设监督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温州人大指导县市区人大发动“三官一律一员”进代表联络站,通过“法治民 e坊”平台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法治服务,架起群众与执法司法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

三是监督相关部门依法执法。发挥多方参与监督、共建、共治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政府建设监督和各类执法监督活动。邀请人大代表、街道议政会选民代表和村民代表参与阳光执法全过程,监督过程中收集总结出实践中行之有效、群众满意的经验,推动全员参与社会治理,从源头化解矛盾,进一步扩大阳光执法影响力,让阳光执法观念深入人心。

四是引导人民群众用法守法。铭刻在人民心中的法治,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法治民 e坊”开辟选民询法等便民法律咨询通道,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在法治工作实践的全过程中同社会群众保持良性互动,从多个维度展示了良法善治的功效与魅力,让法治精神照亮群众生活,让法治信仰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紧扣人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任务,深化“法治民 e坊”的为民初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基层单元是浙江省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地,“法治民 e坊”是温州市人大推进基层单元建设示范化、特色化的集中展现,蕴涵着浓厚的以民为本理念。一是保障人民表达诉求。“法治民e坊”以其多样化的载体,为群众提供各种方式的表达渠道。通过“法治民 e坊”,民众可以联系各级代表,可以提出意见建议,可以参与讨论议事,其诉求得以更加充分更加具体地表达。二是维护人民合法利益。“法治民 e坊”以其主题化的方式,维护群众在不同领域的合法利益。三是实现人民政治权利。代表是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产生,选举是人民重要的政治权利,代表的履职情况反映了人民实现政治权利的成色。通过“法治民 e坊”,民众可以了解代表履职具体情况。

紧扣人大顺应数字化改革浪潮的趋势,打造“法治民 e坊”的“e”动力

在数字化改革浪潮中,温州市人大勇于探索创新,谋划建设了“1261e系列”基层单元数字化场景,而“法治民 e坊”作为其中之一,体现了鲜明的数字化特色。一是数字化开展宣传。“码上宣”版块以主题化的方式发布各级人大制定和通过的法律法规、决议决定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二是数字化汇聚民情。民情汇”版块以两头通的方式提炼和传送民情民意,其一头连通民情收集系统,供由选民提出意见建议,另一头连通基层治理平台,将选民的具体诉求进行转办反馈,让民众通过“法治民 e坊”能够完成从提出意见到得到结果的闭环。三是数字化议事说理。云议堂”版块以代表和大家共同议事的方式,由各级代表、各界专家和各方群众商议讨论各个热点主题。四是数字化督促政务。“促政台”版块以过程跟踪的方式监督推动各主体部门及时办理并答复代表意见建议,从人代会期间代表提出意见建议为起,到部门办理完毕回复反馈后为止,并展示督办履职的成果,让民众通过“法治民 e坊”能够了解代表履职和部门履责的全过程。

紧扣人大升级选民议事说理的空间载体,打造“法治民 e坊”的“坊”空间

基层单元是代表联络站的迭代升级,“坊”是一个饱含悠久历史情愫、让人们产生亲切感受的字,既含有“街坊邻居”的人情属性,又体现“坊舍里巷”的空间属性,温州自古以来就有“三十六坊、七十二巷”的说法。选民通过基层单元进行议事说理,必然需要空间载体来实现互动,包括线下物理空间载体和线上数字空间载体。在线下物理空间载体方面,“法治民 e坊”向选民敞开大门充分开放,创造各种条件便利选民议事说理。为进一步方便群众参与,龙港市人大联系获得城建资源支持,利用城市新建公园的单幢整体建筑,精心设计建设作为“法治民 e坊”特色站的场所,其周边停车场、绿化步行道、残疾人辅助设施等公共配套设施完善,便捷温馨的场所营造出良好的议事氛围,门常开、人常来、事常议、情常在”在此得到深刻体现。在线上数字空间载体方面,“法治民 e坊”数字平台界面简洁,框架清晰,操作简便,即便是没有网络操作经验的选民,也可以直接通过现场录制音视频上传平台,实现“零门槛”充分参与。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