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推进新时代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
作者:李艳龙 编辑:赵保君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3-07-24
杜昌华
山东省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各级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工作平台,也是服务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重要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此,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着力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济宁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指导意见,把加强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作为市县乡三级人大工作重点强力推动,力争建成一批全省一流人大代表联络站,使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成为济宁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响亮名片。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如何推进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使之成为代表履职的主阵地?就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杜昌华。
强化党的领导
在总体谋划联络站建设上下功夫
“济宁市委高度重视省人大常委会指导意见,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对贯彻落实工作作出批示,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通过了《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市委文件印发,把联络站规范化建设作为2023年改革创新项目,要求今年6月底前,市县乡镇街道联络站要基本建成,9月底前村社区企业和线上联络站基本建成。”杜昌华表示,实施意见既体现了省人大常委会指导意见的具体规定,又突出了济宁特色,尤其提出联络站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集成化”具体措施,做到“四个加强”:一是加强规范化建设,全面系统规范联络站建设与管理,规范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名称、机构设置、各级人大代表职能作用、工作机制、经费保障和列支等;二是加强标准化建设,明确“四个要求”: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的总体要求、一般标准要求、相关制度要求和线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要求;三是加强常态化建设,实现三个“统筹”,即统筹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各级人大代表进站联系群众和群众参与人大代表联络站各项活动;四是加强集成化建设,实现“四个统一”:统一编组各级人大代表进站,统一安排联络站相关活动,统一强化联络站服务保障,统一研究办理反馈工作。
杜昌华介绍说,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议和全市人大系统干部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对加强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进行安排部署,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就联络站规范化建设作专题授课。“11个县市区深刻领会省市关于代表联络站建设的各项精神,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分别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高标准抓好工作落实落地,形成上层设计推动与基层探索实践的良好互动。”杜昌华说。
对照“四化”要求
在建好联络站上下功夫
济宁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实施意见中提出的“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集成化”的要求,高标准推进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
如何对照“四化”要求,做好联络站建设的“四化文章”?就此,杜昌华作出详细阐述:一是科学合理布局。市人大常委会设立1个“济宁市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联络站”,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分别设立1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联络站,综合考虑行政区域、代表人数、代表工作和居住地等因素,设立乡镇(街道)或村居(企业)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络站选址尽量方便群众,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面积实用、规划合理,反对铺张浪费、注重提高使用效率。二是做到“八有”标准,即有固定活动场所、有专项活动经费、有工作人员、有规章制度、有学习资料、有活动记录、有代表信息公示栏、有代表接待群众安排表。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工作需要逐步提高代表联络站建设标准。三是加强人员配备。市级联络站设站长1人、副站长2人、配备相应的专(兼)职工作人员2人,由市人大常委会确定。县级、乡镇(街道)和村居(企业)联络站设站长1人、副站长1-2人、配备相应的专(兼)职工作人员1-2人;站长、副站长一般由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负责人、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作机构负责人或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热心人大工作的人大代表担任;专(兼)职工作人员由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乡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村居两委成员或其他热心社会服务的人士担任。四是建立完善线上联络站。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建设线上人大代表联络站,健全工作模块,打造代表联系群众新窗口。畅通线上意见建议交办与反馈渠道,利用履职通、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及时反映群众问题,不断拓展人大代表联络站汇集民意民智功能,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突出规范管理
在管好联络站上下功夫
“代表联络站建成后,关键要做好日常管理,发挥好联络站密切联系群众‘民意窗’‘连心桥’作用,努力让联络站发挥其存在的价值。”在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中,如何在“管”字上下功夫?杜昌华强调了“三个狠”——狠抓制度建设:完善代表信息公示、选民接待、问题处理流程等制度,落实代表进站活动之前的告知制度、活动后对群众反映问题的分析研判机制、处理结果的反馈留档制度等,用制度保障代表联络站作用发挥。狠抓代表进站管理:各级代表要按照要求进站开展活动,特别是具有领导职务的代表要在进站活动的频率和实效上进一步给基层代表做榜样,发挥示范表率作用。狠抓台账管理:规范完善“五簿一档”,即代表活动记录簿、代表接待选民记录簿、代表学习培训记录簿、选民反映问题转办反馈记录簿、代表述职情况记录簿和代表履职档案。代表履职档案要做到一人一档,记录真实完整,全面反映代表在任期内履行职责情况。
把牢功能导向
在用好联络站上下功夫
“充分发挥功能作用是加强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以代表联络站为阵地,组织代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打通代表与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实现说话有地方、诉求有回应、有事能解决。”杜昌华表示,济宁市人大常委会从三方面发力,切实让代表联络站“有用”。一是规范活动内容。围绕党委重视、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重大问题,科学确定活动主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利用联络站的便民优势,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宪法法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有计划地接待选民群众,听取并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二是丰富活动形式。将代表联系群众活动与代表履职学习、视察调研、小组活动、代表述职等活动有机结合,切实增强活动实效。充分利用代表的专业技能和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交流和服务群众活动。三是强化意见处理。优化工作流程,做实群众建议的收集、整合、分析、交办、反馈等整体统筹工作,交办情况和处理结果要在1个月内向提出问题的群众反馈,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举一反三从面上解决问题。
据了解,济宁市计划建设各级人大代表联络站650处,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已高标准打造线下代表联络站232处。“下一步工作中,要通过定期调研、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县(市、区)代表联络站建设管理运行的好经验好做法。具体而言,要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定期摸底汇总全市代表联络站建设情况,对建设标准高、运行规范化、活动实效强的代表联络站进行通报表扬。要加大对代表联络站的宣传力度,加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先进经验和活动成效的宣传,广泛宣传经常进站开展活动、履职优秀的人大代表事迹,引导人民群众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有序反映意见建议,提升人大代表联络站在群众中的认知度、认同感、参与率,推动济宁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和人大工作再上一个新的水平。”杜昌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