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市县新闻>

和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

靖安县双溪镇人大构建“群众说事 人大问事 政府办事”工作机制

作者:王蒙 编辑:张海玉 来源:靖安县双溪镇人大 发布时间:2023-09-06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江西靖安县双溪镇大桥村,当火红的夕阳隐没在远方村落的更远方,初夏的晚风已轻轻拂散了田野残存的温热,三五成群的村民穿过野蔷薇绿叶满枝的小径,踏过群众说事点的门楣时,早来的人大代表和村民们已经团坐在板凳上,热烈地讨论着村里的大小事务。一待人员到齐,便开始逐一诉说着自己的问题意见。

大桥村群众说事,人大代表问事。

“咱们清湖河罗地新村段旁无护栏,存在安全隐患,希望镇里和村里能加设安全护栏。”6月10日晚上,罗地组村民舒惠满在大桥村群众说事日将自己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反映,镇人大代表张景华、舒敬朵听闻后立刻把他的诉求详细记录在了“群众说事登记本”上。仅过了一个星期,舒惠满中午回家时便发现一群工人正在施工安装安全护栏。“没想到反映的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真是高效率啊!”舒惠满感慨地说。

清湖河罗地新村段安装好了护栏。

以上景象只是“群众说事、人大问事、政府办事”工作机制解决基层问题的一个缩影。为不断夯实乡土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靖安县双溪镇把解决群众身边点滴小事作为社会治理的发力点和突破口,结合“三比三争”暨“四敢四创”工作要求,于今年1月份探索建立了“群众说事、人大问事、政府办事”工作机制,以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站为主阵地,依托各村“群众说事日”搭建人大代表为民履职工作平台,让群众的大事小情可以在“群众说事日”向人大代表反映,经人大主席团研讨后将群众合理的诉求和可行的解决方案转交至镇政府,通过群众说事、人大交办督办、政府解决问题、人大结果反馈、群众评价,形成完整工作闭环,做到群众诉求一扇门受理、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政府办事一条龙解决。

河北村群众说事,人大代表问事。

群众工作不光是送上门的工作,更是走上门的服务。在“群众说事日”平台搭建好后,双溪镇人大大力引导人大代表向基层下沉、在基层发力,与其等着问题来,不如主动奔着问题去,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上,请群众说事、与群众议事、帮群众办事。

现如今,一把木椅子一碗靖安白茶,成为双溪镇人大代表与选民沟通必不可少的媒介,一张桌子一本“群众说事登记本”,成为人大代表议事和处理群众诉求的重要工具。在人大代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曹山村涂家组道路损坏,涂家组至叶家组路段无路灯,晚上散步及出行黑暗,行人车辆进出困难,给村民们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但是问题迟迟未得到解决。为此,人大代表带着村委会一起坐到村民家中,面对面讨论解决方案,在大家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将此事转交至镇政府办理,及时修复了受损道路并安装好路灯,赢得了涂家组村民的广泛赞誉。

涂家组至叶家组路段装上了路灯。

“现在不用出门找,也不用等人来,直接一个电话就把问题解决了”河北村村民张先焱开心地说。日前,张先焱发现龚巷组村组公厕堵塞、没水,按照宣传栏上的电话立刻联系了片区人大代表将此事进行反映,结果三天后,人大代表便电话回复其此事已得到解决。

为方便群众“说事”,确保群众反映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内找到代表,靖安县双溪镇人大依托村民小组,综合考虑户数和人口规模,将人大代表下沉到14个片区,每个片区确保有2名以上人大代表。在“群众说事日”中间的空档期,群众有事可直接找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可电话告知、可提前预约、也可上门反映,确保让群众找得到人、说得上事。

河北村村民上门反映问题。

一桩桩被解决的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背后是基层治理思路、治理方式、治理效果的变化。群众的事有人管了,群众的话有人听了,群众的难有人解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才能坐到同一条板凳上去。截至目前,双溪镇人大“群众说事、人大问事、政府办事”工作机制覆盖1604户群众,解决问题87件,响应率100%,办结率97.80%,满意率98%。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