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人大常委会在建好用活“家、站”上跑出“加速度”
让代表履职解民忧更接“地气”
作者:苑磊 编辑:张海玉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3-09-21
“虽然是小变化,但确实方便了好多,以后我们在公园里休闲小憩有了去处。”常在小区公园里遛狗散步的居民张大爷指着公园里安装的新座椅开心地说。今年年初,天津市河北区区人大代表鲁付凯在参加“人大代表进站”走访调研活动时,部分老年人向他反映小区公园供居民休憩的椅子太少,有时想休息会儿坐一坐、晒晒太阳,但没个地儿,缺少点烟火气。鲁付凯代表了解到锦江北里社区属于80年代建设的老旧小区,小区公园休闲设施老化,年久失修,随即将这一居民需求列入清单,并亲自为小区居民购买座椅,并很快安装完毕,居民们对此纷纷点赞……
这是河北区家站人大代表回应群众诉求,履职尽责办理身边的民生实事的生动一幕。今年以来,河北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和丰富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在建好用活“家、站”上跑出“加速度”,让代表履职解民忧更接“地气”,使民意成为人大工作的源头活水,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开出绚丽之花。
强化提档升级
传递人大好声音
2022年,河北区新一届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通过包联街道感到,“家、站”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依法接受监督,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建好用活平台,代表工作才更有生命力。在认真梳理“家、站”现状的基础上,常委会做出提档升级要求,并召开全区街道人大工委会议进行部署,要求各街道人大工委按照人大常委会下发的规范要求全面推进。为检验建设成果,9月中旬,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了全区家站“互看互学互促”现场观摩会,在观摩基础上,通过视频展现了各街“家站”工作风采,同时指出不足和下一步工作要求。2022年年底,河北区评出首批示范“家、站”。
换届后,河北区人大常委会适应网络时代发展要求,第一时间建立,集学习、通知宣传、交流情况等功能为一体的代表微信平台。线上微信平台的建设和运用为代表快捷方便履职创造了条件,深受代表好评。按照“双线”推进思路,线下建实体平台,线上建代表群+公众号平台,面对面,点对点,互通互补,赋予家站现代化科技手段,使其充满活力。
区人大代表曹彬助力解决五幼新建花语园路段路灯的安装工程、涪江北里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进站代表郭宏宇沟通解决部分楼门口路面坑洼问题、胜景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进站代表张树琦为彻底解决低洼路段易积水问题同时协调排水部门铺设排水管道,保障了居民出行的安全……近期,在天津市河北区,群众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家站帮助办理的民生实事和“海河之北”公众号持续推出的河北区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工作风采。群众普遍认为,河北区工作做法接地气,深切感受到“家、站”迸发的活力。
“通过公众号,我们直观地看到河北区人大‘家、站’的各种接地气的工作,对人大代表们的工作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河北区人大通过公众号,及时将代表在联络站的履职工作向社会宣传展示,营造代表积极履职,群众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共计推送代表进“家”进“站”活动信息200余篇,传递了人大好声音,讲好了代表故事。
强化优势延伸
代表回“家”出力
为了最大限度释放“家、站”动能活力,河北区人大常委会有计划、分专题指导“家、站”开展各项代表活动。今年以来,在区级层面,河北区人大常委会紧扣中心,围绕市委“十项行动”要求,立足高质量发展,组织了“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暨企业界市、区人大代表开展调研座谈活动”“助经济发展、搭银企桥梁”银企对接等活动。通过组织代表深入了解区情,共话发展机遇,谈意向、求合作、搭平台,促成多家企业成功落户河北区。
面向基层,河北区人大常委会紧扣主题,集中开展活动,将每年5月作为代表集中活动月。特别在发挥代表之家优势方面,区人大常委会提出“区人大牵头策划、街道工委组织、代表们广泛参与”新思路,组织了“聚力河北发展,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系列活动。
推动高质量发展,市、区人大代表纷纷回“家”出力! 活动期间,市、区人大代表,立足自身专业或岗位优势,组织了防范企业风险、税务知识普及、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活动,实现代表之间、代表与群众之间零距离沟通、全方位交流。
为了满足群众就业需要,解决企业用工问题,宁园街道人大工委落实国家和市区稳就业部署,组织大型就业招聘会。根据街道特点梳理用工需求,对接人大代表所属企业,与通广、顺丰等十几家企业沟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等群体提供工作岗位。本次活动中,河北区企业界的人大代表自觉肩负社会责任,牵线和提供就业岗位,有效化解应届毕业生和群众的就业难题,现场达成签约意向近百人。
强化突出特色
让人大声音越传越远
为发挥河北区街域特点和代表优势,区人大常委会调整思路,做出由“一街一站一特色”向“多特色”转变的工作要求,鼓励代表活动与街道、社区相结合,共同彰显人大特色和代表风采,让人大声音越传越远。
在建湖里社区,代表时刻关注社区治理难题。进站代表杜海源在调研时了解到,铁工东里小区45门至48门前多处污水井盖被碾压破损严重,井体周边塌陷,给小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由于小区老年人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他第一时间联系施工人员,自费对损坏的井盖进行了更换,对塌陷处进行了修缮,及时解决了社区治理难题。
在林古里社区,代表孔令智联络站组织志愿服务进社区,定期在此组织公益理发、免费拍摄婚纱照等活动而“声名远播”,群众享受到了实惠、热情、贴心的服务和真情实意。
大江里社区代表联络站想方设法解决群众法律需求,做好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联络站进站代表高玉芳筹措资金,克服困难,将模拟法庭搬进“站”,组织学生沉浸式体验庭审全过程,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法治的威严与庄重,倡导孩子们从小树立学法守法用法观念……
“目前河北区‘家、站’已经由一街一站一特色向多特色转变,‘仲凯法律文化会客厅’‘王春梅劳模跟您说’‘护银普法基地’‘驿警联动’等特色代表联络站不断涌现。”河北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继续加强“家、站”工作,跑出“加速度”,更加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道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