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实践>

创新“三三工作法” 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作者: 沈振新 编辑:赵保君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9-21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扎实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入发展,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人大聚力广汇民意、广办民事、广惠民生,以“三三工作法”为抓手,积极探索“全覆盖、全流程、全链条”式的履职新实践,精心打造“‘支’民心‘惠’民生”乡镇人大工作品牌,以实际行动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满意答卷。

“进家、入企、访民”形成常态,力求倾听民意“零距离”

镇人大秉持“以百倍用心换群众十分满意”的理念,经常性开展进家进企进网格的“三进”活动,全力延伸履职“触角”、打造民意“矩阵”。一是常态化进家驻点。认真执行省市人大关于加快推进代表履职阵地建设的部署要求,按照“一家一特色,一村一亮点”的标准,分层分级推进人大代表之家(站、点)建设,配套出台《镇人大代表驻家值班制度》,明确每月15日为驻家代表接待日,安排市、镇代表各2名进家进站接待选民并开展讲政策讲法律讲落实的“三讲”课堂,做到在强化群众法治素养的同时传递党委政府声音。目前,全镇在镇村两级已建成一批高品质代表履职阵地。二是节点化入企问需。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安全环保”“经济发展”等7个专业代表组和各村选区代表组,以镇级季度化视察和村级常态化走访相结合的形式,选取季度末、节假日、事故多发期、新政推行期等特殊节点走进企事业单位,走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发展堵点难题,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三是清单化下网访民。将全镇18个村(社区)划分为45个片区、99个联络网格,按照代表就近联系的原则建立网格联系清单,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27名市代表、94名镇代表走进网格,实地听取基层呼声诉求,着力构建“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高效沟通网络。自建立运用网格化走访机制以来,镇人大共收集选民建议154条、企业诉求20余条,为党委政府提高治理水平、增进民生福祉、高质发展经济提供有力信息支撑。

“点单、接单、办单”形成制度,实现回应民需“短平快”

镇人大保持“以笃行之志践为民初心使命”的责任感,紧贴民本民生、突出主责主业,不断探索群众意见建议高效收集、高速流转、高质落实的具体实践。一是群众点单出题。策应数字人大建设,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在线下依托在集镇区和各村(社区)建设的代表之家和工作站,放置“支”心信箱和驻家值班情况登记表,方便群众全天候自主“递单”和驻家代表受理“填单”;在线上,引导各村(社区)利用“问卷星”小程序在线“接单”,实现群众意见“掌上提”、百姓诉求“指尖办”,以试点村项桥村为例,月均通过在线“接单”可收集民情民意20余条,后续结合省人大部署的数字人大建设将进一步进行功能拓展。二是代表接单流转。为保障“接单”质量,专门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整合纸质建议单和网络建议单,并根据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设立“红黄绿”三色单,按照红单加急办、黄单协调办、绿单当场办的原则,及时流转民情单,确保及时流转。三是部门办单答复。镇人大收到三色建议单后,经与职能部门沟通协商和镇人大主要领导审定后,按照分类处理的原则交部门办理,并强调办理工作要求,明确办理过程中按月度反馈办理进程,办结后采取现场验收的方式检视办理成效,针对满意率较低的项目进行二次办理,确保办好办成。

“办事、督办、考核”形成体系,做到改善民生“无终点”

镇人大坚持与市域发展同频、与时代脉搏共振,织牢实事惠民、监督视察、评先评优三张制度网,彰显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新成效。一是完善实事惠民机制。在年度民生实事征集交办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五一面对面、代表下网格”主题活动,探索建立镇级民生微事交办和村级民生微事马上办机制,按照管理权属、责任分工将五一下网格收集的54条意见建议,划分为18件镇级和36件村级民生微事进行交办,建立月汇报、季点评、年总结机制,切实推动从“民声”变“民生”、从“纸上”到“地上”。二是创新全程督办机制。为推动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工作走深走实,注重代表主体作用发挥,探索运用“代表+”民生实事督办,以及“广泛调研+票决遴选”“定期督查+联动视察”“专题询问+流程清单”和“审议报告+民意测评”的工作模式,按照部门职能、代表选区、专业界别划分为“八方代表督办组”,通过“一组别”全程负责“一项目”的方式,全程进行跟踪督办,确保每一项民生实事项目最后都能惠及人民群众。三是健全履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杠杆激励作用,围绕民生实事项目办理、代表履职阵地建设、代表履职质效等工作,围绕家站点的“设计布置、活动组织、品牌创新、村民反响”,代表的“活动值班次数、意见收集条数、调研报告篇数、选民意见”,部门的“项目办理效率、项目成果成效、群众反馈”,以及实事项目的“惠民程度、总体效果、人民评价”等要素,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定期评选“支”心家站点、“支”心代表、“支”心部门和“支”心项目,达到以赛促学、以评创优的目的,推动工作提升、质效提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