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人大: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践 为实现民心民愿赋能增效
作者: 编辑:张海玉 来源:“江苏人大发布”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11-16
“在全省第一个以市委名义出台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意见、率先作出关于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徐州人大实践的决定”,“在不增加基层负担的前提下,依托全市1461个人大代表‘家站点’和2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创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中心和站点),深入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是徐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
去年换届以来,徐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动员指导全市各级人大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方位、多途径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县一亮点、镇街有特色”的工作格局。
健全体制机制,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徐州市委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人大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践。去年6月份,市委及时召开徐州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人大工作会议,对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全面部署。同时,着眼制度化设计、规范化操作、程序化运行,出台了全省第一个以市委名义印发的《关于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党委领导、人大主导、各级人大代表为主体、各项配套制度为保障的实践路径。
“要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徐州的生动实践,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市委书记宋乐伟多次听取人大专题汇报,多次就人大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践作出批示、提出要求。
为进一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今年6月,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作出《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徐州人大实践的决定》。同时,建立完善基层立法联系点、监督议题向社会公开征集、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开发区联席会议制度等10余项配套文件,形成了徐州人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1+N”制度体系。
11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践工作会议,组织市县人大负责同志深入7个县(市)区14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中心和站点)现场观摩,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明确方向,推动互学互鉴、以学促干,持续巩固和提升全市各级人大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实践成果,更好地助发展、惠民生、促和谐、聚共识。
发挥制度优势,在履职尽责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我们要紧扣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现实地、具体地体现到人大依法履职的各方面全过程。”徐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王安顺就立法、监督、决定等工作充分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出要求。
在今年徐州市人大常委会4件立法项目中,有3件来自人大代表建议,保证了法规从立项之初就尊重和回应民生关切。为了让每一件地方性法规都体现民意民智、都真正管用好用,去年换届以来,通过《徐州日报》、徐州人大网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载体,就有关法规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千余条。对于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市人大进行认真梳理研究,积极吸收采纳。“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均衡分班”“做好装修垃圾管理处置”“加强电商大促快递业务调度”……许多“小切口”的意见建议最后都体现在了法规条文中,有关征集和吸收情况及时向社会公众反馈,进一步激发了民众参与立法的热情和信心。
“一旦被客户投诉,每次罚50元到100元不等。延误、代签、不送货上门……都会被扣罚。要是遇到客户的几个投诉和差评,一个月的工作就白干了。”快递小哥小胡在立法协商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和诉求。对此,市人大常委会在审议《徐州市快递条例(草案)》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第45条明确提出“加强对投诉的甄别处置,完善投诉澄清免责机制”,另外,对“快递行业的劳动关系、完善工伤保险政策”等作出规定,切实保障了“快递小哥”合法权益。
人大行使职权的过程,就是代表人民意志、表达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在今年初的人代会上,部分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预防打击网络电信诈骗”“关于加强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力度”等建议。基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的严峻形势,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征求人民群众对重大事项决策的意见建议,于7月3日在全省率先作出《关于加强预防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决定》,从“宣”“防”“打”“管”四个方面提出了47条具有创新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防范举措,为从业人员快速识别、果断处置涉诈账户和可疑交易提供了“操作指南”。决定实施后,有效推动了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的大幅下降。
坚持人民至上,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能不能解决问题?为谁解决问题?这是检验民主是否管用的“试金石”。徐州市各级人大按照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要求,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百姓所望、人大所向,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频频出手、持续发力,推动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城市易淹易涝积水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邢会义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对城区易淹易涝积水点进行综合整治的建议,作为今年督查年度40件市民生实事项目活动之一,被列为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处理建议,市委书记宋乐伟亲自领衔督办。市人大组织213名人大代表,对123个积水点治理工程走访督查242次,下发调查问卷1951张。从督查情况来看,群众对积水点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和发挥效益情况满意度达97.6%。今年夏季汛期期间,共经历了8次降雨,均未出现明显积水,广大群众对积水点治理工作非常满意。
“窗口的位置很显眼,一进入行政服务大厅就能看到,办事的同时,把平常遇到不顺心的、难解决的,直接就能反映了!”去年9月以来,来到新沂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的群众发现,大厅里增设了一处窗口。与一般办事窗口不同,这里负责接待的是新沂市的人大代表们。
新沂市人大常委会在中心一楼大厅建立人大代表联系点,每周二、周四上午,安排人大代表准时在窗口接待群众。晁俏丽、闫堃作为首批当值代表准时来到窗口。“当天我们接待了10余人次,群众反映的主要是老旧小区改造、中小学教育等问题,人大第一时间督促相关部门认真处理解决,得到了群众的满意评价。”
“终于有电梯用了,现在上下楼可算是方便了。”居住泉山区管道小区88岁的李淑清老人动情地说。
作为老旧建筑的管道小区现有居民楼140栋,人口1.3万,其中离退休老人约占三分之一,平时上下楼成为了“老大难”问题,居民们加装电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泉山区人大代表、翟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李伟在接待选民时,了解到这一群众诉求,经多次征求居民意见,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后,决定街道联合管道社区以点带栋连片推进既有住宅“老楼”增设电梯这一民生工程。在项目前期调研、施工中,均邀请人大代表、议政代表、群众代表,对项目推进进行协商,对老旧建筑如何因地制宜加装电梯进行热烈的讨论,做到一梯一案,既经济实用、风貌协调,又做到让所有住家户都满意。
在人大代表、议政代表以及管道社区共同努力下,徐州市首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开工仪式在管道社区20号楼前举行,管道社区率先在全市推进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工作,成为“全市样板”。随后,20号楼1单元、121号楼1单元……越来越多的单元楼陆续完成加装电梯的各项审批手续,开工建设,顺利完工,成为苏北首个加装电梯破百部的老小区。
目前,徐州全市各级人大通过立法协商、论证听证、咨询恳谈、协商议事等多种形式,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事例举不胜举,老百姓在有序政治参与的同时,也深切感受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带来的制度红利。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王安顺表示,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切实做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