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史海文化>

有深度 更有温度

作者:唐雅琦 编辑:赵保君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0


唐雅琦 安徽省涡阳县人大常委会

欣闻《人民代表报》创刊35周年,回顾我与《人民代表报》的深厚情缘,内心无比激动。一路走来,我从一位人大业务的新兵,逐渐成长为单位新闻宣传工作骨干,得益于《人民代表报》及编辑老师的悉心指导。

记得2022年2月,安徽省涡阳县人大常委会机关负责新闻宣传的老同事刚刚退休,在退休老同事和办公室李主任的鼓励下,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了我的新闻宣传之旅。办公室李主任很耐心地指导我,他给了我十几份近期的《人民代表报》,告诉我,要想学得快学得好,就要认认真真地看这份报纸,从报纸上找启发,找灵感。从那时开始,我坚持每天读一个小时《人民代表报》,看到有感触的地方就抄在笔记本上。我渐渐发现,县区人大工作报道可以从小切口的履职经验入手。2022年4月,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正在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我积极挖掘乡镇人大履职素材,4月22日,我写了一篇关于新兴镇人大《小小圆桌会,民生大舞台》的消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发布在《人民代表报》的投稿平台上。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5月15日的下午,办公室李主任对大家说:“唐雅琦的稿件在《人民代表报》发表了,还是二版呢。”我拿起2022年5月10日的报纸,看到我的文章和“本报通讯员唐雅琦”几个字,感到既激动又兴奋,心想安徽涡阳的人大故事也能让全国读者看到,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从这一刻开始,我在笔记本上写下十六个字:坚持看报、坚持写作、积极投稿、宣传人大。自此,我与《人民代表报》便结下了浓厚的情缘。

2023年2月,我在人民代表报微信公众号看到了征稿启事,想写一篇有关安徽省人大代表孙伟亮的履职故事,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人民代表报》的编辑老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了编辑老师的微信,没想到很快加上了,编辑老师耐心地指导我如何写这篇文章,我写了初稿发给她,她帮助我修改文字和结构,并多次与我沟通文章的内容、形式和照片,最终《履职七年 往事难忘》的作品发表在5月6日的报纸上,让安徽省人大代表履职风采得到了有力宣传,也激发了辖区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热情。《人民代表报》编辑老师的热心帮助深深地感染着我,鼓励着我积极投稿、笔耕不辍。

一年多来,《人民代表报》的编辑老师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感受到《人民代表报》不仅有深度更有温度。在《人民代表报》创刊35周年之际,我想深深地道一声:感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