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实践>

以高质量调研 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王丽芬 石军伟 编辑:赵保君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0

云南省楚雄州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决策部署,以及立法法、监督法、代表法等对人大调查研究的法定要求,把人大工作的“根”深深扎入“人民土壤”,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坚持一线贴民意,高质量开展立法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直奔“第一现场”。紧紧围绕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人民群众期盼,开展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做到精准、精细、精品立法,确保良法善治。坚持系统观念广泛倾听“第一感受”。坚持每部法规草案均组织到基层开展立法调研,深入基层立法联系点等一线广纳民意、广聚民智,面对面听取人民群众对法规草案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坚持群众路线广泛收集第一手材料。扎实推进《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条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制定工作,目前已开展调查研究20次、征求意见建议25次;出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龙川江保护条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林下经济促进条例》,开展集中修改50多次、论证座谈和征求意见30多次,将良言良策变为了法言法语,推进楚雄州民族立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坚持一线察民情,高效率打造监督闭环。力求监督议题聚焦大局。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州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决策部署,制定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方案,明确高质量发展、生态环保、依法治州、社会民生等12个调研主题57个调研课题,目前完成调研课题40个。力求监督效力助力发展。切实做好调研成果转化,今年以来,依法将通过调研提出的86条审议意见第一时间转交“一府一委两院”办理,“一府一委两院”在3个月内向州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落实情况,有力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助推州委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力求监督评价交给人民。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在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和满意度测评后,建立“调查研究+问题清单+督促整改+限时反馈”机制,打造全链条监督闭环,督促有关部门整改落实,让人民群众看到监督实效。

坚持一线聚民智,高水平推进代表履职。依法履职,深化调研。组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专题调研、专题视察、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代表座谈会等,把人民呼声、基层实际通过议案和建议的形式反映出来,从法律、政策层面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创新载体,活化调研。组织全州8724名全国、省、州、县市、乡镇人大代表,依托1212个人大代表活动“家”“站”“室”,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活动,面对面听取群众建议,推动调研更加广集民意、汇聚民智。密切“双联”,细化调研。建立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区选民和人民群众的制度机制,45名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224名基层州人大代表,每位人大代表固定联系3至5名基层群众,“面对面”倾听民意,“心贴心” 服务群众,将民意收集触角延伸至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