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主任访谈>

充分发挥人大职能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作者: 编辑:杨紫珊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1-2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一科学论断,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面发展的宝贵经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本行政区域内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为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发挥应有作用。

孙 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基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深化思想认识,发挥职能作用,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人大力量。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确保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人大政治机关属性,自觉把“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转化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落实到依法履职的实际行动中。2022年换届伊始,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条主线,锚定了新一届人大工作主攻方向: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省委市委建设“六个龙江”“七大都市”的奋斗目标、围绕全国人大和省人大工作重点、围绕社情民意有效开展工作,作为依法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积极争取市委的领导和支持,严格执行重大事项、重要工作请示汇报制度,主动将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

坚持务实管用立法  保证地方振兴有效制度供给

“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这是党的二十大对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出的重要要求。在立法工作中,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突出地方立法的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功能。在制定关于具体改革事项、民生和社会治理措施等法规过程中,总结出多个立法工作需要处理好的领域,包括上位法需要结合实际细化补充地方行政工作,以保证上位法贯彻执行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需要固化,使其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法律约束力的;涉及调整行政职责、管理权限,需要在法定权限内给予立法保障的;改革中需要通过立法来明确新的体制机制和法律关系的……根据这些领域的实际,加强法规立改废释工作的统筹谋划和推进。

充分运用监督职能  保障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人民群众期盼,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以“微创新”为抓手,迈小步、不停步,在拓宽监督领域、创新监督方式、增强监督实效方面,积极探索实践,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更好凝聚“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合力。连续三年开展人大代表投票确定民生项目并实施监督工作,得到了人大代表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受到这一实践的启发,2023年结合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探索创新强化政府投资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预算审查监督机制工作,由人大代表全程参与项目预算审查、资金使用和实施进度监督、实施效果评价,使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好地在推动政府把实事办好上发挥作用。进一步加大监督刚性,充分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的“利剑”作用。

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  发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用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拓宽代表参与人大常委会工作的渠道,高度重视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建立健全常委会建议重点督办、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专门委员会重点督办制度,完善建议办理结果第三方评估机制,有力促进了办理工作提质增效。把代表联络站作为代表履职和民主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载体,指导联络站探索完善听民声、汇民智、解民忧的工作机制,广泛开展代表、居民和政府部门三方共同议事,通过法治渠道和方式解决了大量群众身边的难事愁事。让代表在民主法治实践中展现助力改革攻坚、守护人民幸福的担当作为。

加强民主法治宣传  营造尊法守法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法治宣传,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地方人大保证宪法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遵守和执行、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重要保障。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地方性法规宣传阐释机制,通过媒体对公布后的法规及时跟进解读宣传,为法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检查、视察、调研,以常态化监督推进人大常委会作出的普法决议落实;开展宪法宣传日活动,动员组织人大代表带头宣讲法律法规,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建设向社会开放的人大历程展馆,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展示人大工作新进展和代表履职新成效,用生动鲜活、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民主故事、人大故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