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芹:“俊芹说事”解了群众烦心事
作者:齐玉玮 编辑:白丹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3-11-23
邻居的羊吃了自己辛苦种的蔬菜、两家因耕地边界产生小纠纷、前邻的大树遮了后邻的阳光……在山东省寿光市营里镇,遇到诸如此类的矛盾纠纷去哪儿“讨说法”,村民的回答干脆又统一——“俊芹说事”。
“俊芹说事”是营里镇以山东省寿光市人大代表刘俊芹命名的调解品牌,也是寿光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机制的又一创新举措。今年60岁的山东省寿光市人大代表刘俊芹是履职多年的老代表,还有着13年司法所工作经验和25年村党支部书记经验,练就了一身调解矛盾纠纷的“硬功夫”,许多“疑难杂症”经他一“调理”,往往就能“药到病除”。
“前几年流转出去的土地承包费价格太低,大家要求提高承包费。”2022年11月,有几名群众要求提高土地承包费,在和村委会反映过多次后,却没有得到答复,村民便找到身为人大代表的刘俊芹反映问题。刘俊芹得知情况后,立即对当时的土地流转情况进行走访调研。得知土地流转所有环节均按正常流程办理后,刘俊芹便围绕农村土地承包有关法律法规和合同效力问题进行了释法说理,苦口婆心摆事实、讲道理,终于成功打消了这几名群众的上访念头。
诸如此类的群众矛盾纠纷,刘俊芹不知处理了多少:婆媳因育儿观念不合拌嘴,刘俊芹组织人大代表上门调解,最终让家庭回归和睦;邻里两家因陈年旧事多年不睦,最近又因琐事发生争执,刘俊芹一次次释法明理,最终多年积怨成功化解……
“俊芹说事”品牌的建立,不仅畅通了民意沟通渠道,也有力推进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刘俊芹打造的“代表调解”工作更是激发了全镇调解堡垒的建设,带动建立起一支汇集人大代表、“老支书”、法律明白人、调解员、民警等力量组成的多元调解队伍;形成法理结合、贴近百姓、矛盾内控、和谐平稳、群众满意的调解集群,聚焦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大监督、大提效“六大行动”;打通了服务群众、疏导纠纷的“最后一米”。
刘俊芹将履职工作与服务群众联系起来,在工作中收集社情民意,服务群众。如今,刘俊芹家俨然成为村民意见的“收集站”,邻里纠纷的“过滤器”,社会和谐的“暖心室”。自2022年10月以来,“俊芹说事”的硕果累累,累计“帮、引、教”102名基层调解员,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7件,受益群众200余人。
“乡里乡亲的住在一起,难免有磕磕碰碰,但有时候面子上会抹不开,一些事就会激化成大矛盾,现在有了‘俊芹说事’,相当于有个熟悉、公正的中间人来调解。再者,刘代表处事公平公正,又有专业的法律知识,我们都信服。”一位受益群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