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风采>

陈丹婵:为民生实事“把脉支招”

作者:杨安民 编辑:白丹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3-11-23

“工程施工质量怎么样?打开一个沙井盖看看”

“建成后还有没有其他问题,符合使用标准吗?”

“村里的生活污水是百分之百通过这里处理?”

2023年9月,在广东省湛江市河唇镇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施工现场,广东省湛江市人大代表陈丹婵接连发问。这次由廉江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陈丹婵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监督职能作用,为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把脉支招”。看着自己参与调研、讨论、投票产生民生实事项目逐步实施,她由衷地笑了。

“我经常主动和其他人大代表交流,力求让自己做到工作有能量、发言有质量、建议有分量。”陈丹婵说。2016年,陈丹婵当选为广东省湛江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2021年11月,她连任当选湛江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每次在参加人代会前夕,陈丹婵围绕地方发展大局、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带上代表履职登记簿,走到田间、步入工厂、进入社区,征求选民的意见建议,记录群众的呼声和心声。

几年来,陈丹婵在人代会期间持续关注“创新”与“人才”问题,她围绕这两个方面提出关于提升传统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家电制造企业创新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陈丹婵还先后提出《关于解决廉江市工业园区用地指标的议案》《关于加强对河唇鹤地水库河道水生植物清理工作的建议》《关于加快提升湛江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建议》《关于建设一定数量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议》等等,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陈丹婵围绕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游等提出建议,建议因地制宜出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生态游等好政策,实现村美民富集体强。2023年7月,“绿美广东人大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以来,陈丹婵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联络站接待选民建言献策,履行代表职责。

为了让民生项目更加惠民,陈丹婵建议将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普遍性民生问题,列入每年湛江市、廉江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从而实现通过选民“点单”、代表“下单”、政府“领单”、人大“验单”,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使代表们的真知灼见被吸收转化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招硬招。

“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是廉江市2022年代表票决的十大民生项目工程,目标就是落实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陈丹婵多次参加专题视察库区环境整治工作,提出《关于尽快建设村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议》,政府分类施策,这些村污水处理设施全部建成,这些村庄污水经处理均符合排放标准,减轻库区防污压力。

2022年12月,参加廉江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民生实事项目督查时,对于一些进度滞后的民生工程,陈丹婵现场向政府开出“方子”:对2022年未按时序进度要求完成的民生票决项目,政府要在2023年6月底完成,将完成情况书面报市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通报。

“票决通过只是第一步,建成落地才是关键。”陈丹婵说。通过现场“听”、当面“问”、实地“看”的形式,打好视察调研、审议的监督“组合拳”,推动代表票决的民生项目“落地生根”,真正实现了老百姓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