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实践>

全面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地方实践

作者:邵钦华 编辑:赵保君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06

邵钦华  

江苏省溧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江苏省溧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推动人大工作的主题主线,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和有效路径,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具体生动的民主实践。


坚持党的领导,

深入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新理念

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溧阳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突出人民性、民主性、全程性有机融合,紧跟核心、紧扣中心、紧贴民心,充分发挥好人大常委会党组在人大工作中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完善党组工作规则,健全重大事项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保证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有效实现,坚决有力地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人民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努力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切实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溧阳样板,为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溧阳新实践作出人大贡献。

建设平台载体,

着力夯实全过程人民民主新阵地

规范化提档升级“家站点”。溧阳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十有”标准,在全市建设12家人大代表之家、60个代表联络站(点)、30个“码上提马上办”代表云接待站,将辖区各级人大代表混合编入“家站点”,开展“月进站”“季进家”“年述职”等活动,做到线上线下融合,全天候接待选民。探索建立涉及生产制造(动力电池)、旅游民宿、茶叶生产等行业的多个专业型人大代表联系点,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切实将“家站点”建设成为民意表达的“直通车”、民主决策的“连心桥”、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农民致富的“加油站”。

数字化建设代表“一码通”。作为覆盖全市近300名市人大代表的履职全周期服务系统,人大代表通过手机扫码进入小程序,可实现重要发布“码上看”、代表建议“码上提”、民生实事“码上督”、人大知识“码上学”、履职积分“码上查”,在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提高人大工作质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让社情民意更畅通、代表履职更便捷。

推进制度运行,

精心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样板

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2013年以来,溧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开展市镇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创新实践活动,开创了“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买单、人大验单”的全链条为民办实事的“四单”模式,共票决产生市级民生实事项目77项、镇级民生实事项目378项,有力推动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极大激发了代表的主体意识和履职活力。

全面推行镇人大代表问政制。2017年以来,溧阳市人大常委会以提升乡镇人大敢督、善为的能力水平为突破口,聚焦“美意田园”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宅基地改革等重点工作落实和问题导向,组织人大代表对镇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问政活动60余场次,形成“代表出卷、政府答卷、人大阅卷、群众评卷”的“四卷”工作闭环,使人民群众意见建议真正成为政府全方位改进作风、提升效能的“指挥棒”和“风向标”,有效解决了一大批政府工作、民生工程中群众高度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

全面推行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针对街道没有人民代表大会和本级代表的“空白”,在全市所有街道由人大工委召集,以人大代表为骨干,社会各界代表性人士组成议政代表会,通过召开会议、票选街道民生实事项目、组织视察调研等方式,引导议政代表依法有序地参与基层公共事务管理和监督,激活了街道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活动机制。

立足多个维度,

充分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新作为

在人大换届选举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按照“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严把选举程序关、结构比例关、资格审查关,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确保将群众威望高、履职能力强的选民推荐选举为人大代表,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在重大事项决定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人大常委会修订完善《溧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进一步细化、明确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重点、范围和工作机制,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作出决议决定尤其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都要通过调研、论证、听证、座谈等方式,广泛征求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最大限度吸纳民意、汇聚民智,确保各项决策契合发展所需、群众所盼。

在人大监督工作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一是监督议题问需于民。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公开向社会征集监督议题,聚焦民生关切,持续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二是监督过程问计于民。坚持开门纳谏、阳光监督,深入基层广泛听取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从不同角度深入查找突出问题,组织对农村住房改造等市委重视、群众关注的重点工作开展课题调研,形成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审议意见和一批有质量、有价值的调研成果。三是监督结果问效于民。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邀请一定数量的代表和群众常态化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参与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听百案、议百事、评百员”等活动,让代表和群众当“裁判”、当“考官”、当“评委”。

在代表工作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一方面,健全代表联系群众机制。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双联系”制度。组建教科文卫、农业农村、财政经济、法制和内务司法、人事代表、环资城建6个代表专业小组,深化专题视察、课题调研等活动。另一方面,健全代表建议办理机制。紧扣提出和办理“两个高质量”,坚持过程和结果“两个并重”,持续深化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政府领导领办、相关委室专项督办、代表工作机构协调督办工作机制,“点对点”反馈情况,“背靠背”签署意见,有效避免代表“被满意”情况,推动建议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让代表提出的一大批“金点子”有效转化为惠民利民的“金果子”,充分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成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