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实践>

打造新阵地 探索新路径 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晋城实践”故事

作者:李政芳 李 静 何 燕 编辑:赵保君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0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强调:“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宣传工作,讲清楚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讲好中国民主故事。”

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使命。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宣传,既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山西省晋城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坚持一线站位、瞄准一流标准、争创一流业绩、树立一流形象”的“四个一”工作要求,与晋城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创新推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晋城实践》电视专栏,用心用情讲好晋城人大精彩故事,传播人大好声音,积极探索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晋城的生动实践,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人大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城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抓好宣传工作作为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强化阵地意识,自觉把宣传工作纳入常委会工作大局中,确保人大宣传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同时,紧扣人大职责定位,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的原则,聚焦人大工作实践创新和特色亮点,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杜绝“假大空”,严防“虚浅浮”,以案例支撑、靠事实说话,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让主旋律更加高昂、正能量更加强劲。

《全过程人民民主晋城实践》电视专栏于2022年2月首次播出,栏目除包括有“人大要闻”“重要发布”“特别关注”“人大课堂”等固定版块外,还包括“全景看两会”“监督广角”“民生热点”“立法直通车”等特辑,截至2023年9月,已播出12期。通过电视节目传播覆盖人数200余万;通过《太行日报》公众号、短视频,晋城人大公众号等全媒体平台浏览、播放量达1200余万人次。

晋城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科学把握人大宣传工作规律,主动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全过程人民民主晋城实践》电视专栏以生动实践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重大主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每期节目的前期策划中,市人大常委会紧扣政治任务,在搭“台”、选“题”上狠下功夫,将市人大常委会日常时政活动、重要公告、决议等汇编播报,并推出《春之声特辑》《全景看两会》《泉泉敏敏说两会》《观察面对面》等版块,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角度对全市人代会进行特别报道。

二是聚焦重点工作,坚持见行见效。紧扣主责主业,紧紧聚焦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全市中高考综合改革、全市养老工作等重点工作内容,采访群众切身感受,跟踪报道调研过程,通过栏目向全市市民群众展示改革方向、改革进度、改革难点堵点,突显在改革过程中发挥人大力量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彰显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鲜明特色。

三是聚焦群众关切,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扣民心所向,紧紧围绕全市环保工作依法监督、开展“十二件民生实事”专项督办、人大代表“访民情、办实事”进站履职等内容,强化大众视野、百姓视角,找准人大监督、代表履职和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出发点,把人民群众的关切作为着力点,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有效发挥人大宣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引导作用。

四是聚焦创新形式,坚持润物细无声。创新设计全过程人民民主卡通形象“泉泉”和“敏敏”,在每期栏目的《人大课堂》版块,通过动画的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人大及常委会会议、立法、监督、任免、决定、代表等方面知识,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和显著优势“听得懂”“看得见”。

下一步,晋城市人大常委会要紧扣重大议题,加强组织策划,在题材选取、叙事技巧和手法创新上更加下功夫,努力把重要概念讲透、把关键理念讲清、把精彩故事讲深,注重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说”结合起来,以更具时代感、更富人情味的传播方式,生动、全面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晋城实践”故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