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所需 民生所系 职责所在——山西省人大常委会2023年监督工作综述

作者:本报全媒体记者 阎晓峰 编辑:杨紫珊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24

“人大监督内容丰富、大有可为。”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2023年,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人大监督的政治定位和法律定位,坚持围绕中心、贴近民生、突出重点,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确保宪法法律有效实施,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保证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实现。

积蓄动能 加强经济工作监督

2023年,山西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扎实做好经济工作监督,听取审议“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跟踪分析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并形成季度分析报告,推动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为落实省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大职能,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换届后,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决定,在上一年工作的基础上,连续三年检查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山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通过周密、细致、深入的检查,形成的执法检查报告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原则,充分反映了全省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取得的进步,精准聚焦当前各类市场主体普遍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为深入贯彻实施条例、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持续推动经营主体增量提质、政府履约践诺、监管公开透明、政务效能提升。

此外,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提出建议,省人大常委会推动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省人大常委会还开展了《山西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条例》执法检查,调研高端装备制造业和传统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情况,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扛起责任 聚力美丽山西建设

聚焦产业转型、聚焦生态环保……2023年以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听取和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全省法院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报告,调研全省草原资源生态保护修复情况,推动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汾河是山西人民的母亲河。省人大常委会贯彻全国及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把汾河保护作为依法履职的重中之重,于2023年8月至10月开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分3个组,分别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部分常委会委员、在晋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相关领域专家,相关工作机构人员组成,分赴23个县(市、区)96个企事业单位和项目,涉及工业污水防治、农业节水灌溉、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土流失治理和“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项目等,坚定扛起依法治汾的政治责任。这是省人大常委会连续五年开展相关法规执法检查,以法治方式推动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的具体行动。

山西是华夏文明主要发祥地,历史文化遗存丰厚,承载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近年来,山西省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三晋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焕发生机活力,为奋进“两个基本实现”目标提供了有力文化支撑,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了山西力量。省人大常委会从“两个结合”的高度充分认识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意义,开展文物保护法和山西省实施办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听取和审议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情况报告,先后赴临汾、晋城、大同、忻州等地,深入多个文物保护单位实地察看了文物保护、文物安全、文物活化利用、考古发掘等情况,听取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和对修改山西省实施办法的意见建议,与部分人大代表、一线文保人员和相关专家进行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全面深入了解文物保护“一法一办法”贯彻实施情况,为传承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把好关口 守好人民共同财富

加强预算审查监督、政府债务管理监督,守护好人民的共同财富……2023年,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在该方面创新监督方式,监督实效明显增强。

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决算、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审查批准省本级财政决算和预算调整方案,听取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依法管好财政资金;听取审议财政转移支付、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推动提升资金使用绩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是党中央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责。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五年规划(2023—2027)》,除对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任期内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进行安排外,首次提出建立国有资产监督与审计监督、监察监督之间的联动机制,找准不同监督角度的重合点,形成监督合力。值得一提的是,省人大常委会在连续五年听取和审议报告的基础上,继续创新监督方式,在2023年首次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的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如何亮出国有资产家底、强化国有资产审计监督、深化国企改革、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国有资产改革、推动科技创新、防范金融机构风险、提高国家资产使用效能、机关事务集中统一管理、矿山生产修复等8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询问,并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了满意度测评。会后还对相关单位应询中涉及的具体事项进行跟踪督办,为国有资产筑牢法治护栏。

此外,省人大常委会依托大数据赋能,持续推进国有资产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应用,发挥预算、国资联网监督平台作用,使监督更加精准化、常态化。

枝叶关情 积极保障改善民生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是民生大事。省人大常委会将安全生产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连续第二年开展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报告,助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2023年,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省人大社会委牵头成立执法检查组,开展《山西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执法检查。紧扣条例规定,聚焦9个方面检查重点,深入大同、长治、晋城、运城等地的公办、民办、公建民营等不同性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式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不同服务模式的养老机构,采取蹲点调研、案例剖析、随机抽查等形式全面了解情况,查找短板、不足。就检查中发现的10方面22个具体问题,提出16条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意见建议,推动有关部门和地方落实法律责任,以法治力量助推全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省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山西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的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听取省妇联、教育厅、公安厅、民政厅等部门以及太原市、晋中市两市工作情况汇报,邀请16位省人大代表和当地各级人大代表赴太原市、晋城市、临汾市、运城市的8县(市、区)实地了解“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总结实施成效,梳理归纳5方面13类具体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告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通过后,转省政府研究处理并进行跟踪监督,推动法律法规有效实施,以法治方式促进山西省家庭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年,省人大常委会还听取和审议了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报告,推动产教融合、职普融通,培养更多技能人才;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及山西省条例实施情况专题调研,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听取审议检察机关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关工作情况报告,专题调研法律援助工作情况和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开展社区矫正法实施情况执法调研,促进司法公正、保障人民权益。

……

肩上扛的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心里放的是百姓福祉、万家灯火。新的一年,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将监督与支持相结合,守正与创新相统一,进一步提升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起点上再创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