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风采>

用“刻刀”坚守百年传承——记江苏省人大代表邓清之

作者: 编辑:赵保君 来源:南京人大 发布时间:2024-01-25

手握刻刀,几十年如一日坐在灯下与毛笔、刻刀和经版相伴,直到“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她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默默守护才走进大家的视野。她就是江苏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第七代传承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邓清之。

刻经创艺 恒心守望

邓清之给人以端庄秀丽的印象,很难让人将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刻经印刷技艺”联系起来。1991年,邓清之从南京一所中专的工艺美术专业毕业,开始进入金陵刻经处工作。师从马萌青老师学习,握起刻刀,到如今传艺授徒,邓清之潜心雕版至今已有32年,也是金陵刻经处创建150多年来雕版环节唯一的女性传承人。

早上八点,邓清之骑着电瓶车,穿过城市的热闹街巷,进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陵刻经处”。跟门房打过招呼后,邓清之从侧门进入,门“啪”的一声关上,也将浮世的繁华喧嚣关在门外。一切准备工作6就绪后,邓清之弓着背伏在案前,右手紧握刻刀,左手的拇指用力顶住刀背,其余的手指按住木板,小心翼翼地在木板上凿出深浅不一、凹凸不平的痕迹。在她的指间,木屑被刀锋刮出、掉落,一个个规整的宋体字慢慢成型,一块块经版穿越时空获得重生。百年沧桑、几度沉浮都被刻进一块块经版之中

邓清之说:“我的工作就是修复或者重刻百年来因反复印刷成千上万次而残损的经版,每天守在清静一角,坚持刻字从未间断。”2006年,邓清之开始学习“写样”。写样,是雕版前的一道工序,将书稿写在极薄极细的毛太纸上。写样的宋体字虽然看上去千篇一律,其中却有着无穷变化。哪怕是一个点,也有站点、睡点、瓜子点之分。而且,写样写的是反字,要写好反字,一定要先静心写好正字。再说到刻,一块板子上大概有400字,一天一般刻40-50个字,刻好一块板子一般要花10天。之所以费时,是因为现在的工作多为重新雕版,许多古版有损坏不能修补,必须重刻。

邓清之坦言:“手艺这条路,向前走难,向后走更难,具体的创新还是要在把古人的技艺传承好的基础上,再做符合当下的思考。”她将自己从小所学的书法、绘画技法与非遗技艺相结合,集“写样”“雕版”两项技艺于一身,打破了雕版技艺“写工不刻、刻工不写”的传统,所刻的经文卷面工整,佛像线条圆润流畅。有时候刻一个字,手上就要走两百多次的刀。怎么把刀既能走得顺,又能刻得好,这是极考验人的恒心和耐力。

雕版无言 匠心传承

金陵刻经处,享誉海内外,其中的“经版楼”保存着约十二万五千块经、像雕版,最早可以追溯到康熙年间。第六代雕版人马萌青、第七代雕版人邓清之以及他们的徒弟,还在孜孜不倦的修补旧藏,雕刻新版,十二万五千这个数字还在增加,金陵刻经处也被誉为“活着的古代印刷博物馆”。

在雕版技艺从孤寂走向逐渐被认识的过程中,邓清之既见证了老一代匠人的孤守,也欣喜地看到新一代传承人的开拓与进取。邓清之除了在单位带徒弟以外,她还想方设法让雕版技艺走向更多年轻人。2016年,邓清之开始在北京联合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开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等课程,传播非遗技艺,她还被聘为国家艺术基金《水印木刻版画艺术创作研究人才培养》项目授课教师。今年6月,金陵刻经处接待了拉萨路小学的“五百娃娃学非遗”研学团队。邓清之表示,她将继续通过有质量、有创新的教学活动,向民众讲好非遗故事、激活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

主动参与 用心履职

“作为人大代表就要始终铭记:责任在肩,人民在心,忠诚履职。”这是邓清之履职历程最深的感悟。担任省人大代表以来,她始终坚守非遗传承一线工作岗位,围绕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文化发展战略,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困境困难,向省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积极主动参加省检察院案件听证会、《江苏省宗教事务条例》执法检查、省人大代表年中专题调研等视察调研活动。

工作在秦淮区的她,还积极主动参加秦淮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今年8月14日,在老门东金融专业四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座谈会上,她作了《人类非遗——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专题授课。她从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处、金陵刻经印刷技艺4个方面进行讲授,让参会人员共同领略了非遗之美、雕版印刷技艺历史之悠久、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之精湛。9月12日,她参加了秦淮区夫子庙景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启动仪式。邓清之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门经典的非遗技艺,不仅能承传文化、还能润泽世道、滋养人心。作为秦淮的非遗传承人,未来会积极地投入到区域的文化宣传建设,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做好秦淮的文化传承。”

如何运用现代技术传承和保存“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是邓清之作为传承人所常常思考的问题。雕版作为实物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损耗,在守护好这份技艺的同时,也是对中华文脉的薪火相传。今年年初,邓清之在省人代会上建议运用科学技术将“金陵刻经印刷技艺”数字化,在谈到这个话题时,一向恬静的她,目光透露出一份笃定和期待。

在邓清之看来,人大代表“代”的是选民,“表”的是心声。面对人民赋予的权力,要把选民群众的心声传达到社会各界,对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进行细致研究,所提的意见建议才能从实际出发。作为江苏省人大代表,邓清之履职尽责的征途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