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五个平台 实现“五全”功能 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大连实践”
作者: 编辑:杨紫珊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2-07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担负着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责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强调,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着眼新时代代表工作特点,以“五个平台”建设为抓手,围绕实现“五全”工作目标,不断拓展代表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推动代表工作在实践中发展、在创新中加强。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天伟。
王天伟
辽宁省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
搭建学习平台
能力提升“全覆盖”
“常委会始终把提升代表能力和素质作为代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健全完善代表培训机制,增强学习培训的实效性与覆盖面。”在促进代表履职能力提升方面,王天伟表示,大连市人大常委会按照“初任培训打基础、专业培训提能力、专题培训求实效”的培训工作思路,科学制定《代表工作五年规划》和《代表培训年度计划》。建立以慕课、微课、小组课为重点的理论学习“微课堂”,以每次常委会专题辅导讲座为重点的专业学习“大课堂”,以外请专家拓展讲座为重点的代表履职“大讲堂”,形成三位一体的代表履职培训新模式。
“今年7月,常委会组织110余名人大代表赴全国人大北京培训基地开展集中培训,通过专家授课、参观践学、体会交流、文艺展演等形式,让代表拓宽视野、开阔眼界、增加交流,推动代表履职能力提升走上快车道。”王天伟说,下一步,大连市人大常委会还将采取“1+1+N”模式深化代表履职培训,即,每年组织部分基层代表赴全国人大培训基地进行能力提升学习,每年组织一批履职优秀的代表到地方大学开展高端培训,每年开设N期“代表履职大讲堂”对全体代表进行普遍培训,确保届内基层代表阜外履职培训全覆盖,每年业务培训不少于6次,以学习培训的高品质推动代表工作的高质量。
搭建履职平台
聚焦主责“全链条”
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中广泛开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争当新时代人民好代表”主题实践活动。据王天伟介绍,大连市人大常委会按照“紧扣振兴发展之需、紧盯社会治理之需、紧贴人民群众期盼之需”的工作原则,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确保活动层层深入、逐年推进:着眼新任代表特点,将主题确定为“履职能力提升年”;围绕更好发挥专业代表小组作用,将主题确定为“专业素质强化年”;针对大连冲刺万亿GDP城市目标,将主题确定为“推动跨越发展年”;着眼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能力同步提升,将主题确定为“强化社会治理年”;针对本届人大代表履职最后一年的特点,将主题确定为“代表形象展示年”。
“常委会紧扣代表主题实践活动重点,依次组织开展‘优秀代表小组’‘人民代表好建议’‘人民好代表’‘最美代表联络站’推选活动,以正向激励形式,引导代表争做人民满意的代言人、履行职责的明白人、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王天伟说,目前,该市正在组织开展“人民代表好建议”“代表建议办理示范案例”推选活动,从代表建议的提出和办理两个维度合力推动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
搭建代言平台
服务群众“全方位”
“搭建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畅通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沟通渠道,把群众的‘真情实感’变为代表的‘真知灼见’,再转化为政府的‘真抓实干’,才能让人大代表真正做到扎根人民、服务人民,保障人民群众能够以国家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从而筑牢国家政权的根基,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和优势。”在畅通代表履职通道方面,王天伟表示,大连市依托遍布全市的1198个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定期走进代表家站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诉求,收集社情民意,推动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解决,持续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据悉,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和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工作机制,实现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市人大代表每年全覆盖,五年不重复;专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本级专业代表小组代表和区(市、县)人大专门委员会委员网络化、常态化。制定出台《大连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办法》《进一步加强我市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建设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建设常态化、规范化。王天伟说,今年上半年,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五级人大代表中开展了“进家站、听民意、办实事”集中联系群众月活动。期间,全市5190名人大代表走进代表家站,面对面联系人民群众31265人,收集意见建议5189条,协调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2325个。帮助困难群众4727人,帮扶资金232.94万元。
搭建创新平台
数字赋能“全天候”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已经成为社会舆论传播和民众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
“在大连,一部手机能够解决代表履职过程中的所有问题。”王天伟表示,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主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将“互联网+”技术融入代表工作全过程,努力推动实现代表工作形式、效果“双提升”。据悉,自2014年建立代表建议网上工作系统以来,该市人大代表可以随时在线提出意见建议。近年来,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对系统进行了持续升级,实现代表建议的审核、分类、交办、承办、答复、督办、反馈等办理过程的全程“直播”,并设立了各专门委员会督办代表建议窗口和代表建议办理跨年“回头看”自动提醒功能。2022年,大连市人大常委会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形式,组织119名市人大代表对市教育局等5家建议承办单位进行测评,满意度达到97.8%。“从明年开始,将对所有代表建议承办单位通过网络进行‘背对背’测评。”王天伟说。
组织人大代表利用“抖音”等新媒体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是大连市创新代表工作平台的又一举措。据王天伟介绍,该市金州区湾里街道人大工委开设了专题抖音号,定期邀请域内全国、省、市、区级人大代表通过抖音平台围绕财产继承、学生教育、心理健康等群众关心的内容开展讲座,并现场解答人民群众遇到的矛盾困难。人大代表每次直播观看人数都能达到近2万人次,有效扩大了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召开“数字人代会”是大连市数字赋能人大工作的一个重大突破。2022年1月,一场绿色、环保、高效的“数字人代会”在大连成功举办。与会代表轻轻点击会议专用电脑屏幕,会议议程、会议文件、建议议案等功能按键依次排列,点击之后就是相关内容和文件,全程实现数字化、无纸化。王天伟说,目前,大连市正在加快推进“智慧人大”建设进度,结合“智慧人大”建设,该市将同步建立覆盖所有街道(乡镇)、社区(村)的网上代表家站,实现全市代表“一网协同”,群众问题“一码通城”,代表建议“一键解决”。
搭建考核平台
主动履职“全过程”
2022年11月15日,大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制定出台《中共大连市委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了《大连市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办法》。“应用数字技术对代表开展量化履职管理,是大连市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提升代表履职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王天伟表示,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依托代表履职App系统,为每名市人大代表建立个人履职档案,如实记载代表参加人代会、提交议案建议、视察调研、学习培训、联系选民等活动和受到表彰等情况,并根据其法定性、重要程度、履职效果等设置不同分值,并自动得出代表履职积分。
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办法》,以清单化形式将代表履职指标细化成项、量化到人、分类计分、公开管理,最大限度激活代表履职潜能,提升履职实效。采取正向激励与反向鞭策相结合的形式,从政治素质、遵纪守法、保密、廉洁自律、审议报告等12个方面设置履职分数,对代表履职情况开展量化积分考评。
王天伟表示,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在考评结果运用上明确了“三个挂钩”:与年终考评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与推荐连选代表候选人挂钩。近年来,大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人民好代表”“人民代表好建议”评选都将量化考评成绩作为首要依据。“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市委推荐了172名履职优秀的代表作为市十七届人大代表候选人,推荐人员全部连任。”王天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