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省市人大>

重庆市:高中生的“金点子”搭上立法“直通车”

作者: 编辑:张海玉 来源:“重庆人大”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04-29

在基层立法联系点,20名十五六岁的高一学生,从立法的旁观者变为亲历者。4月21日,带着“思想与政治”课本,重庆市璧山中学校高一学生李汶亭与19名同学一道,来到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上一堂关于“科学立法”的思政课。

“零距离”触摸全过程人民民主

21日早上8点,一辆中巴车在中心湾社区门口缓缓停下。车门打开,一群身着藏蓝色校服的学生鱼贯而出。

中心湾社区是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首批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2021年,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第三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中心湾社区有市级基层立法联系点探索在前,也成了沙坪坝基层立法联系点示范点。

多年来,中心湾社区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普通群众,先后参与了41部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意见征询工作,收集群众原汁原味的立法意见建议1793条,其中133条被采纳到正式颁布的法律法规中。

“我知道国家有法律,也知道立法这项工作。”李汶亭说,思想政治课正好讲到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中的“科学立法”,她对这堂走出校园的思政课充满期待。

中心湾社区工作人员秦琳越向学生介绍基层立法联系点六步工作法

在璧山中学校思想政治教师伍贤娜的带领下,同学们走到社区办公楼的第二层。沙坪坝区人大代表、立法信息采集员黄雪莉在这里等候。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人民参与立法的一个途径。”

“不受年龄、性别、职业限制,每位公民都可以提出立法意见建议。”

“你们的想法,也可以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报送国家权力机关。”

伍贤娜讲理论知识、黄雪莉讲实践故事,校内校外两位老师同站一个讲台,开启了立体多维的思政课。

立法信息采集员现身说法

“黄老师,您被采纳的立法建议中,有印象深刻的吗?”课上,有同学举手提问。

“当然有!”黄雪莉回忆,有一次她搭乘地铁出行,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向她询问直行电梯在哪个方向。当时,她正在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立法意见建议,受这个生活小细节的启发,她意识到,法律草案中没有提到对既有公共交通工具进行改造。

因此,黄雪莉提出“既有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具备改造条件的,应当进行无障碍改造”的修改意见,并最终被国家法律采纳。

“基层群众的声音能够被倾听、被重视、被采纳,说明我们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实实在在的。”黄雪莉自豪地告诉同学们,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后不久,她在换乘重庆轨道10号线时看到轨道站正在加装轮椅扶梯。

立法信息采集员黄雪莉指导学生现场撰写立法建议

从立法的旁观者转变为亲历者

“同学们,现在你们也是立法信息采集员了。”

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同学们在立法信息采集员的指导下,聚焦今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即将修订的《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撰写立法建议。

“要保护弱者,防止受援人不敢寻求帮助,维护受援人或其亲属的合法权益。”受黄雪莉的故事触动,结合看过的电影和一些日常见闻,李汶亭同学提出——针对《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第四十六条,建议新增一种情形,即不得对受援人或者受援人亲属有不尊重行为。

“提得非常好!这位同学设身处地考虑到了法律援助的受援人心理上比较脆弱,尤其需要关怀和善意的状态。”黄雪莉点评说,如果把“不尊重行为”改为“不文明行为”,就更加规范了。

中心湾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表示,课堂上同学们提出的合理立法建议,经过梳理归纳后,都将报送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原来立法与我们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李汶亭激动地说,自己对立法工作有了清晰的概念和全新的认识,在找到普通人与立法工作关联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国家与时代的脉搏。

“亲身参与后,一定会对理论知识产生更深刻地理解。”璧山中学校高一年级组长魏睿将本次课堂视为打通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的一次尝试。他认为,引导学生走进立法联系点,把理论学习与亲身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真正实现把所学思政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