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动清廉人大建设走深走实
作者:邬添奇 宋 奥 编辑:赵保君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9-14
近年来,湖南省醴陵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各级纪委全会精神,紧扣清廉人大建设目标,在“四个强化”上持续用力,推动人大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得到不断巩固和提升。
强化整章建制“管廉”
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认识,增强以制度管人的自觉性、坚定性。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常委会党组书记任组长、党组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组员的清廉人大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处理建设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落实有关决策部署。同时,明确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各委室主要负责人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一把手”职责。二是建立健全制度。结合人大具体实际,建立和完善党组“三重一大”议事决策与程序,机关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学习培训、廉政谈话、警示教育、述职述德述廉、重大问题请示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领导干部外出报备制度等,不断提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三是压实工作责任。把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等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关于纵深推进清廉人大建设的工作方案,通过领导小组成员每季度对党员干部开展廉政谈话,将党员干部考勤、会议、财务报销、公务接待等方面考核情况纳入年终评先评优等具体措施,使任务与目标一体推进、工作与责任一体落实。
强化日常监管“促廉”
坚持严管厚爱、严管在先,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打造作风优良、廉洁务实的人大干部队伍。一是加强领导班子自身监管。推动党员领导干部深刻认识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党员干部“绝大多数”的重要意义,在遵规守纪、改进作风,坚决抵制和杜绝各类违纪违规行为上作示范当表率。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主动监督、相互监督的自觉性,使慎微慎独、慎始慎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实时监管。既紧盯“八小时以内”遵规守纪,更注重“八小时以外”防微杜渐,通过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实时监管,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期间重点监管等,推动党员干部端正“三观”、净化“三圈”、把牢“三关”,自觉做到时时讲党性、处处讲原则、事事讲规矩。三是加强对专项整治实效监管。紧扣人、财、物、权等重点环节或关键部位,严格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突出问题、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干部“庸懒散乱”等专项整治,针对违规公款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等情况进行深入自查,从严从细、从实从快落实整治任务,推动机关作风持续好转。
强化警示教育“护廉”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不断提升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一是强化案例警示。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通过组织机关全体干部会议,经常性观看违纪违规干部典型警示教育片、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等,深化以案为鉴、以纪为镜,对照警醒,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使年轻干部把好“第一道关口”,使党员干部系好“第一粒纽扣”。二是强化约谈提醒。常委会党组定期听取和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进一步推动形成“头雁效应”。深化定期开展廉政谈话制度,主任会议成员对党员干部,党总支班子对机关干部定期开展廉政谈话,使“咬耳扯袖”形成常态、“红脸出汗”形成约束。三是强化党纪学习教育。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集中性学习研讨,通过党组成员带头讲纪律党课、邀请专家讲专题党课、干部交流心得体会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党员干部对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的理解,持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做党规党纪的学习者、实践者、传播者。
强化廉洁文化“润廉”
着力建设以“清廉、清朗、清新”为底色的机关清廉文化和廉洁阵地,打造风清气正、担当有为的人大。一是开展清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以瓷绘廉”、清廉读书分享会、清廉书法比赛等活动,把清廉主题、清廉元素融入相关活动中。与市中医院联动合作,制作特色清廉醒脑锦囊,在党员大会、常委会会议等场合,赠送给参加和列席人员。二是营造清廉氛围。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有关纪检监察工作精神,经常性邀请纪委监委派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组长参加机关支部会议。在机关工作群及时转发有关纪检监察工作的信息、报道、文章等,促进党员干部间形成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思想共识。以“清廉礼包”的形式,将《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等书籍赠送给党员干部,不断提高廉洁意识。三是厚植廉洁文化。在机关办公楼走廊、会议室墙面等悬挂清廉格言警句,设置清廉人大宣传板,定期更换内容。将积极弘扬正能量,不信谣传谣等“十要十不”纳入“廉政提示卡”,发放给每位党员干部。组织撰写清廉箴言,制作清廉座右铭等,使清廉文化融入工作、融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