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实践>

强化财经监督 为民管好“钱袋子”

作者:马 英 编辑:赵保君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15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人大常委会积极贯彻中央关于加强人大财经监督的决策部署,以计划和预算监督为重点,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开拓进取,有力提升人大财经监督质量和实效。

盯住关键环节

推动预算资金高效调配

坚持审查重点向支出和政策拓展,全面加强全口径预算审查监督。一是紧盯预算编制环节,对政府“四本账”组织开展代表审、专家审、重点部门审等不同形式的审查,做实做细预算初审工作,推进预算编制合法性、科学性。二是紧盯预算执行环节,对全部预算支出开展合规性审查,对重点支出开展针对性调研,对专项资金、债务化解进行常态化监督,为预算执行“铺轨道”“上发条”。三是紧盯决算审查环节,结合审计报告对决算草案进行审查,聘请财经专家、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专业协助,以“专”“准”“严”的审查报告总结决算,对下一年度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四是紧盯绩效评价环节。每年听取财政部门绩效评价工作汇报,推动评价结果在预算编制中的运用,引导预算单位科学设置绩效目标,高效使用预算资金。

拓展监督内容

促进地方经济行稳致远

围绕推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本地区的贯彻落实,在完成计划、预算等法定监督任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监督范围。一是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发展。连续五年听取“一府两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报告,着力推进各项惠企便民措施的落实落地,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二是持续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每年听取专项报告,审查综合报告,持续推动国资管理规范化发展。2023年联合审计部门开展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专题调研,全面摸清国企家底,进一步推动企业国资管理走上法治化轨道。2024年开展国资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国资管理实时在线监控、智能分析评估。三是持续助力防范化解财政风险。推动完善政府预算草案、预算调整方案、决算草案和报告中有关政府债务的报告内容,建立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季度上报、年度审议的常态化监督机制。2023年对债务化解情况开展专题询问,通过更加刚性的监督推动政府管好债务借、管、用、还关键环节。四是持续加强民生保障监督。对人大代表票决制民生实事项目预算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开展跟踪监督,督促预算资金拨付进度与项目建设进度同步。对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开展专项监督,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创新监督模式

确保监督成果有效转化

以“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构建全过程闭环监督模式,有效提升财经监督实效。一是做实事前监督。在计划和预算草案初步审查阶段,组织人大代表、财经专家对预算报告的“三保”、化债、财政投资的重大项目等重点预算项目和计划报告的新建续建项目进展、固定资产投资、规上企业运营等情况开展调研、评议、论证,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初审意见,提升计划和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二是做好事中监督。以实现地方经济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代表视察调研、常委会专题询问、专家评议评审等多种监督形式推动计划、预算的执行。充分发挥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作用,实现线上预警、线下函询的智能监督,有效提升监督实效。三是深化事后监督,建立旗“一府一委两院”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制度,全过程监督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推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评价报告“回头看”年初预算,“对照看”下年度预算,压减低效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紧盯整改台账,落细时间任务,着力做好监督工作后半篇文章,促进监督成果转化。

聚合各方力量

提升财经监督工作实效

注重聚合各方力量,实现财经监督“借力”发展。一是向专长代表“借力”。选择具有财经方面学历和工作经验的人大代表,组成财经监督小组,针对财税管理、经济运行开展监督活动,在充分彰显人大代表知情权、监督权的同时,充分发挥代表专业特长,提升人大财经监督水平。二是向专家智库“借力”。从自治区、市相关部门选聘财经专家组成人大财经监督专家库,在常委会预算工委的组织下分析报表、评议项目、剖析问题、研讨措施,为全旗经济发展“把脉开方”,凸显人大财经监督的法律性、专业性、针对性。三是向专业部门“借力”。深化“人大+审计”贯通协同机制,充分发挥人大监督的权威性和审计监督的专业性作用,凝聚监督合力,持续推动审计整改效能不断提升。深化人大与发改、财政、税务、统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组建人大财经监督专项工作组,推动人大监督与部门的业务监督同向发力,促进人大财经监督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