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主任笔谈>

强举措 创特色 重质效 扎实推动主题活动走深走实

作者: 编辑:赵保君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28

image.png

安阳市北关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宋胜利

今年以来,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安阳市人大“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出力,不断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以丰富代表履职内容和形式提质向新,全力推动主题活动走深走实,取得很好成效。

高位推进 多措并举

让全区上下联动起来

高度重视,全面安排部署。北关区人大及时出台《主题活动方案》,召开动员会安排部署。成立区人大工作委员会负责的6个指导组,街道(镇)结合实际细化10个特色活动方案,全面构建“1+6+10”主题活动推进体系,力求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主题活动有实效。

强化培训,提升履职能力。6月12日,“人民代表报理论研习实践北关基地”揭牌,北关区建成了“一中心两基地十阵地”代表履职交流、学习宣讲体系。依托“一中心两基地十阵地”,采取“走出去求学、坐下来研学、沉下去互学、请进来授学”模式,对全区500余名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学习培训、廉政教育,进一步强化了代表意识,提升了履职能力,忠实为人民代言、为人民服务,以新形象、新面貌在主题活动中创造出新的更大业绩。

上下联动,有力推动落实。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领导干部人大代表率先垂范,深入基层一线履职尽责亮身份,带头参与主题活动,发挥了在主题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1200人(次)人大代表(议事代表)主动进选区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积极投身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养老服务、安全生产工作等。街道、镇人大扎实开展“选民接待日、为民服务周、助力发展月”“三走进、三助力”等20余次特色主题活动,形成了“全区上下联动,代表全员参与”的工作大格局。

聚焦“三业” 靶向发力

让特色优势凸显出来

创新“联络站+专业”模式,发挥代表专业优势。成立监察司法、民生保障、教育医疗等8个代表专业小组,紧盯区委工作重点、人大工作要点、群众反映热点,发挥专业优势,坚持参与专题审议、开展专题调研,精准查找问题,持续跟踪督办,先后办成了新市民街“代表巷”、热电厂老旧楼院加装电梯、后崇义村雨污分流项目等70余件实事好事。

创新“联络站+行业”模式,代表靠前服务民生。建立教育、住建、民政等6个行业部门代表联络站,出台《人大代表评议区政府职能部门实施意见》,实行行业代表联络站“周接待、月督办、季问政、年评议”工作机制,推进代表专业小组和行业代表联络站深度融合和规范运行。今年以来,围绕行业难点、民生重点,深入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和走访选民12次,接待群众300余人次,解决问题30余个,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创新“联络站+产业”模式,履职下沉助力发展。围绕全区无人机、纺织服装、建筑业等重点产业,建立低空经济、纺织服装、建筑业等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实现“站产共建、混合编组、集体把脉、强筋壮骨”工作模式,发挥代表中专业人才“领头雁、献好策、助推器”作用,组织产业代表在高质量发展中开展“比、晒、拼、超”主题活动,深入80余家重点企业调研走访、倾听诉求,找准影响产业发展症结,收集解决问题20余个。8月15日,在全国人大加强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座谈会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宋胜利围绕“创新‘联络站+’履职模式密切代表联系群众”作了大会典型发言,全面介绍了北关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好做法、好事例、好经验。

拓宽渠道 丰富载体

让代表履职高效起来

扎实推进人大代表“三亮三联”,联系群众实现全天候。深化“三联系”制度,坚持每月两次进站接待选民,创新开展“流动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代表“云工作室”作用,全区194名人大代表全部创立“民意二维码”,张贴在联络站、示范点、选区网格,实现代表“亮身份”全覆盖,联系群众全天候。目前已有700余名群众通过“民意二维码”联系代表,解答群众问题1200余个,转交有效意见建议200余条,全部办理落实。

扎实推进街道(镇)人大“季会制”,吸纳民意聚焦全方位。为进一步提升镇、街道人大工作水平,有效贯通“五大民主”,保障人民“四权”,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北关区人大创新推行街道、镇人大“季会制”,出台《关于探索推行街道、镇人大“季会制”指导意见(试行)》,由“一年两考”变“一年四考”。7月份开始,已在4个街道(镇)推行“季会制”试点工作,紧扣区委中心大局,紧贴人民群众关切,精心确定季度议题。通过基层人大“季会制”全方位吸纳民意、汇聚民智,实现“党委、政府干的”和“群众期盼的”高度契合,使工作成效与群众意愿同频共振。

扎实推进示范点规范化提升,发展基层民主夯实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规范化工作”会议精神,出台《北关区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点工作规范》,完善平台载体,健全规章制度,深化工作细节,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点功能,进一步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数智化上下真功夫,更好发挥“联、商、督、促、智”作用。通过组织街道、镇人大开展“互看互比、互学互鉴——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点提档升级”现场观摩会,推动示范点在“建、管、用”上持续发力,为主题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