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作者:祁洪山 编辑:赵保君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人大常委会紧跟区委“优化营商环境大突破”的决策部署,多措并举、靶向发力、久久为功,强化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监督,助力全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人大贡献。
注重建章立制
维护营商领域法治秩序
深入调查研究。赣榆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区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把推动营商环境改善作为人大的工作重点,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推进。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织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专业人员,深入企业、政务服务中心和相关单位,对全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梳理查找影响营商环境的难点、堵点和痛点问题,分析内在原因,提出对策建议,形成专题报告,推动政府创建更有益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
完善规章制度。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年度工作要点,结合调研情况,2022年4月,赣榆区二届人大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决定》,从“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营商领域法治秩序,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凝聚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共识”等方面,就推进全区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进行规范,全力营造优质、高效、公正、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形成全区上下齐抓共管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
主动担当作为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开展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充分发挥监督职能,赣榆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法治化营商环境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听取区监委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区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为全区营商环境建设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情况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向区政府提出审议意见,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推动区政府进一步破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营造民营经济良好发展环境。针对不同重点,提出工作建议、优化服务措施,推动全区各机关单位形成工作合力,共促全区营商环境稳步提升。
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加强营商环境监测,在全区设立首批17个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测点,以监测点所在企业为样本,以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为监测内容,持续收集企业、人大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定期组织企业家代表进行座谈交流,收集意见建议。营商环境监测点自设立以来,共向区委、区政府转办相关意见建议154条,协调解决困难问题94个。实现人大代表“面对面”沟通,“实打实”督办,着力形成“困难问题高效解决、营商环境切实优化”的工作模式。
强化执法司法领域监督。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法院关于破产审判、区人民检察院关于“检润民企、护航发展”工作情况报告,人大代表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员工零距离接触,第一时间了解掌握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了解涉企职能部门和党员干部作风状况。发现的问题和线索,政府分级交办;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转交“一府一委两院”办事机构,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与区纪检监察、司法行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将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测工作发现的问题作为评议各工作部门的重要依据。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联系镇分工,定期到相关监测点召开座谈会,及时发现营商环境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相关部门“立行立改”。适时组织代表开展督办活动,切实发挥好人大监督作用,助力打造最优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挥代表作用
促进营商问题有效解决
加强代表意见建议督办。紧密联系人大代表,注重发挥人大代表联结企业与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梳理近几年人大代表在营商环境方面的意见建议,对相应事项办理成效开展“回头看”,不断提高代表建议的办理质量。加强代表沟通联络,及时获取人大代表对营商环境好坏的真切感受,指导督促人大代表主动与各类市场主体加强沟通,收集企业家和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建议和诉求,做好部门交办、过程监督和结果反馈等工作,推动涉营商环境领域意见建议高质高效办理。
代表与政府热线良性互动。高度重视政府热线的窗口桥梁作用,积极与12345热线联动,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在区政府12345指挥中心设立人大代表专席,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到岗值班,接听民生热线,深入梳理分析并整理交办政府热线中涉及营商环境的问题,健全完善疑难解惑、诉求流转办理联动机制,人大与政府部门协同推进,提升问题解决效率,让民生热线“接得更快、分得更准、办得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