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主任笔谈>

聚焦新使命新任务 谱写响水人大新华章

作者:邵礼青 编辑:郭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2-12

邵礼青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人大常委会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全会赋予人大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体现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向“高”而攀,逐“新”前行,以“法”为舵,提“优”赋能,奋力谱写新时代人大工作绚丽篇章,在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响水新实践中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向“高”而攀

坚决扛起使命担当

响水县人大常委会依托代表讲坛、党员活动日等载体,引导全县人大系统和各级代表主动学、深入学、联系实际学,准确把握全会的丰富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切实增强把改革进行到底的政治自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人大工作放到推进响水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中去定位谋划,自觉贯彻县委要求,服从县委决定安排,切实做到县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决策部署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坚持把全会精神作为强大动力,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法律法规实施中的突出问题、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依法、高效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职权,以高水平决定、高效能监督、高标准履职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支持和保障。

逐“新”前行

全力服务发展大局

全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响水县人大常委会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目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用改革的思维、创新的办法推动新时代人大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以“新状态”谋划新蓝图。牢固树立“一线”意识,坚决摒弃“二线”思维,认清改革方向大势,立足区域发展大局,继续发扬“奋战在一线、担当在一线、奉献在一线”的实干精神,冲在干事创业第一线,谋在改革发展最前沿,以系统观念谋划改革,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民主政治发展。以“新举措”开启新征程。切实找准人大助力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和发力点,聚焦“2+3+3”现代产业体系培育、科技创新攻坚、营商环境优化、乡村全面振兴等重点工作,通过调研视察、专题询问等监督手段,坚决破除阻碍改革发展进程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做到问题不解决、监督不放手,助推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阔步前进。以“新成果”回应新期盼。深刻领会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丰富内涵,坚定“站在一起”的根本立场,增强“想在一起”的高度自觉,主动从人民群众的视角谋划改革举措、处理利益问题,让改革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围绕教育“双减”、医疗和“一老一小”等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福祉问题,组织人大代表深入走访选举单位和选区选民,零距离倾听民声,面对面收集民意,及时把广大群众最关切、最需要、最盼望的呼声带上来,通过“梳理—交办—反馈”等全流程,全心全意办实办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做到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把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

以“法”为舵

加快推进法治建设

全会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人大常委会处在民主法治建设的第一线,承担着监督促进“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公正、高效行使法定职权的重要职责。响水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争做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定信仰者、有力推动者、忠实实践者。带头学法。坚持用宪法精神统领人大工作,用宪法原则指导履行职权。人大常委会全体成员要带头学习法律、熟悉法律、掌握法律,牢牢把握人大工作的法定程序和工作原则,真正使法治理念牢记于心、贯穿于行。全面普法。深化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推动政府实现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全面深化政务公开,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不断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能力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法律法规落实。坚持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法治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法律的框架内履职行权。充分发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开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执法检查,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依法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通过对政府组成部门开展工作评议,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高效履职;通过组织代表视察调研司法机关等方式,促进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提“优”赋能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全会指出,要丰富各层级民主形式,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现实体现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响水县人大常委会紧扣代表履职主线,积极搭建平台,不断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实践。建强能力提升平台。强化履职培训,通过外出培训、集中轮训、菜单选训等方式,组织学习宪法、代表法等法律法规,不断提升人大代表的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提出建议能力。持续开展“三争一创”评比活动,增强代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发挥好人大代表在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生力军作用。建优联系选民平台。认真落实“双联系”、主任接待代表日等制度,组织代表进“家”入“站”接待群众,实现“定时定点找得到,随时随地联得上”,不断擦亮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底色。严格遵循实用管用好用的原则,梯次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平台提档升级,努力实现“一家一主题、一站一特色”。在高标准建成“黄河故道片区乡村振兴代表之家”基础上,进一步建设鲜食玉米、有机稻米等特色产业代表联络点,将故道沿线代表串起来、动起来、活起来,推动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在黄海新区响水片区组建“人大代表之家”,分步骤推进在不锈钢、汽车零部件等主导产业上建设代表联络站,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系”延伸到最基层。建好全程督办平台。坚持“既重过程、更看结果”目标导向,完善议案建议全流程办理工作制度,推行现场办理、联合办理等方式,做到办前沟通、办中协调、办后回访“三见面”,不断提高建议办理质量,确保让代表满意、群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