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习培训 锻造能为善为愿为的人大代表队伍
作者:宋 军 郭 磊 编辑:郭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2-28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和活力源泉。近年来,湖北省襄阳市人大常委会把学习培训作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代表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靶向发力、精准施教,不断提升代表培训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着力为人大代表履职充电赋能。
科学布局
构建学习培训新机制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着眼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要求,注重大处谋划把准方向,小处布局抓好落实,围绕“五个一”着力构建全覆盖学习培训工作格局。一是实施一个工程。届初,市人大常委会就把人大代表学习培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出台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培训五年规划,实施“精准赋能计划”,系统化地对代表培训作出安排,明确要求本届代表培训实现全覆盖。每年年底提前拟定下年度培训工作计划,列入常委会工作要点,计划精准列出本年度培训主题、方式、人数等内容,使培训工作有规可依、有序推进。二是落实一个责任。组建工作专班,建立常委会主任亲自抓总、分管副主任牵头负责、代表工委统筹协调、专工委组织实施的培训工作机制,压实责任,明确分工。三是建立一张清单。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需要,突出代表主体,采取代表点单方式,深入各地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全面掌握各类别、各层次人大代表培训需求,分类建立培训需求清单。四是建好一支队伍。组建由60名政治素质高、履职经验丰富、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人大工作者、人大代表和150名行业专家学者组成的市人大系统讲师团队,打造出一支高质量代表培训师资队伍。五是编好一套课程。把准学习培训“脉搏”,围绕服务中心大局,制定普适性、实用性课程。从2022年起,每年组织开展好课程评选,形成一套具有襄阳特色的课程库,较好地将共性与个性课程有机结合,做到科学教育、高效培训。
分类提能
推进学习培训全覆盖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人大代表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坚持靶向施策,多点发力,为代表学习培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一是聚焦“两个重点”优内容。聚焦知情知政,坚持把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省委、市委的中心工作作为学习重点,帮助代表了解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让代表履职既上连“天线”,又下接“地气”;聚焦履职能力,把如何撰写代表建议和调研报告、如何审议工作报告、如何开展代表小组活动等履职知识作为培训重要课程,让代表履职心中有数、手上有招、肩上有责。二是抓好“三个培训”提能力。抓好初任培训。新一届人大代表选出后,在召开本届人大一次会议前,为所有新当选的代表开展初任培训,帮助新任代表尽快进入角色。抓好专题培训。开展“小班化”专业培训,组织专工委先后举办“生态文明班”“文化旅游班”“法治建设班”等10多期专题培训班,提高人大代表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抓好常态培训。组织人大常委会委员和列席代表开展常委会会议前专题学习,坚持开展代表小组活动前、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等活动前集中学习,通过常态化履职培训,为代表“充电加油”。三是坚持“三个结合”强效果。“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集中办班、专题讲座等形式,邀请专家授课,与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答疑解惑。先后赴厦门、扬州等地举办5期代表培训班,分批次组织600余人次代表“走出去”学经验、找差距,让代表开拓视野、创新思维。集中学习与代表自学相结合。定期寄送相关学习资料,及时通报有关情况,为代表知情知政提供服务,鼓励代表形成良好自学习惯,做好学习成果转化。专题讲座与履职交流相结合。通过组织专题讨论“小学堂”、代表说事“微课堂”,邀请人大代表介绍履职经验,交流履职体会,营造争先氛围,激发履职热情。
立足实践
拓展学习培训大课堂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将人大代表履职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学习培训成果的重要抓手,搭建代表履职“大舞台”,引导代表“登台唱戏”,让代表在实践中学习提升,不断推动人大代表培训成果转化。一是坚持开展“代表行动”,提升代表履职尽责能力。精心安排部署“聚力共同缔造·推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代表行动,创新开展“五级人大代表集中活动周”专题活动,紧扣市委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代表走基层、接地气、察民情,引导代表在活动中直面问题,倾心建言,有效提升视察调研和提出建议的能力。二是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提升代表依法监督能力。持续加强代表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的参与度,组织代表参加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执法检查等活动,通过现场听、当面问、实地看,让代表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提高依法监督能力。三是深化“三联”工作,提升代表联系服务能力。深化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专工委联系对口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三联”机制,推动各级人大代表通过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社会建设观察点等平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围绕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围绕人大立法、监督等重点工作,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
全链问效
激发学习培训内驱力
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建立“训前+训中+训后”全链条学习培训保障机制,切实提高人大代表学习培训质量。一是训前问“需”明定向,做到“精准灌输”。把开展需求调研作为加强代表学习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采取书面调研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了解代表履职困惑、能力短板、专业不足,在此基础上,量身定制培训,以“精准滴灌”提高代表培训供需匹配度。二是训中施“技”优方式,做到“精准转化”。注重在授课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做文章,提高代表学习兴趣,综合运用模拟式、体验式、访谈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培训课堂更加生动充实,代表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在交流中提升,强化培训效果,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目的。三是训后评“效”抓反馈,做到“精准沉淀”。坚持效果导向,培训结束后,及时了解代表对教学内容、授课水平、培训方式等方面的评价,根据征集的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工作。组织代表结合学习收获和工作实际撰写报告,巩固培训效果。根据代表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评选优秀学员,作为年度履职积分的重要加分项目,激励代表珍惜培训机会,提升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