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主任笔谈>

多措并举强监督 法治护航促发展

作者:周 峰 编辑:郭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07

周 峰

湖南省岳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开展“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为契机,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助推全县获评“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称号,交出“监督促治、法治护航”的亮眼答卷。

紧盯关键事项“靶向督”

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在于抓住“关键事项”。岳阳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监督关键事项,推动法治能力全面提升。县人大常委会联合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对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城管执法、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六大重点领域的六种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情形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通过“单位互查+专家复核”发现共性问题9类、个性问题45项,推动整改率100%。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2024年累计审查政府合同、规范性文件等涉法议题84件,清理失效文件38件,纠正问题文件5件。

创新工作机制“系统督”

岳阳县人大常委会全面把握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以一以贯之的韧性建立系统性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监督。一是深化协同监督。建立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转化机制,2024年将10件代表建议转化为公益诉讼案件,推动解决东洞庭湖禁捕退捕、铁山水库水资源保护等跨区域治理难题。二是强化阳光监督。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创新开展“你点我查”阳光执法行动,通过人大代表票选确定检查重点,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发布暗访实录12期,推动整改校园周边摊贩管理、特种设备维护等问题49项。建立重大监督事项媒体通报制度,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情况实施“检查—曝光—整改”全程跟踪报道。三是健全长效监督。与审计部门建立“年度监督重点会商”制度,2024年共同确定政府债务、民生资金等5类审计重点,跟踪整改社保基金挪用、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达标等问题36个。创新开展审议意见清单、视察意见清单、工作评议意见清单、执法检查问题整改清单、调研问题清单“五单制”全方位监督模式,对2024年54个监督问题实施台账管理、动态销号,整改完成率100%。

突出多维护航“实效督”

法治政府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服务民生上。岳阳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监督与发展同频共振,以法治之力护航高质量发展。一是监督“护企”,优化营商环境。连续3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推动政务大厅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群众办事平均耗时压缩40%。针对企业反映的“执法扰企”问题,督促政府推行“扫码入企”“园区义警”等创新举措,消除法律风险点120余个。二是监督“护绿”,优化生态环境。连续多年对《岳阳市铁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实施情况和东洞庭湖保护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督促关停非法采砂点3处,全力推动东洞庭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人大之为切实守护好“一江碧水”。三是监督“护安”,优化安全环境。开展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领域“联动监督”,组织人大代表暗访学校食堂、工业园区30余次,推动整改问题47个。

夯实法治根基“提能督”

岳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制度先行与全民普法并重,以常态学法、基层普法为抓手,推动领导干部、监督机关、基层群众法治素养同步提升,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一是开展“专业赋能”行动,提升监督机关法治水平。常态化开展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一月一法”主题学习,提升机关干部学法、知法、用法水平,举办“一月一法”讲座27期,组织执法检查专题培训6次。二是开展“浸润提质”行动,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观念。督促政府深入落实“八五”普法规划,联合部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300余次,通过组织“农家夜话”“和顺堂”等群众议事活动,推动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让法治意识逐渐成为社会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