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监督“防护网” 当好国资“守护人”
作者:徐俊超 (河北) 编辑:郭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18
近年来,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围绕助力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质效,积极探索创新监督方式方法,进一步摸清国有资产“家底”,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公开透明,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守好人民共同财富。
健全制度体系
绘制监督路线图
为切实增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工作质效,丛台区人大常委会先后出台《关于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办法》《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纳入人大年度监督计划,明确审议重点包括资产保值增值、风险防控等,同时精心绘制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五年“规划图”,每年在审议区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的同时听取和审议一个专项报告。目前已完成全区行政事业性、企业、自然资源三类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的审查监督,摸清全区国有资产“家底”,向全区人民交出国有资产“明白账”“放心账”。
多方协同监督
实施监督全覆盖
注重加强区人大常委会内部委室协同配合,将专项监督与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有机结合。各专委在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和听取政府专项报告过程中,将国有资产作为重要监督内容。强化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社会监督有效结合,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与预决算审查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的贯通协同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加强覆盖全类别资产,除传统企业、行政事业性资产外,重点监督资源性资产,要求政府建立资产台账并动态更新。积极探索拓展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功能,加强同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区审计局、区税务局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实现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政府债务监督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监督全覆盖。
开展综合施策
把准监督关键点
丛台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每年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并纳入重点监督议题,以综合报告和专项报告相结合的形式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组织具有财务、法律背景的人大代表成立“国有资产监督小组”。通过关注难点、深入调研、意见征求等方式,全方位为国有资产管理“把脉会诊”。运用“综合报告+专项报告+问题清单”模式,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大账本”,将配置于不同领域的“家底”整合分型分类数据直观量化,直面短板问题,不遮掩、不回避,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坚持将本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审查时的重要参考,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与预算审查监督相结合。加强与审计监督协同联动,督促审计部门将国有资产管理作为重点审计内容,在年终报告审计整改结果时一并报告国有资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坚持以家底清、问题准、整改实推动国有资产长效规范管理,通过刚性监督推动资产管理从“治标”迈向“治本”,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筑牢制度防线。
强化跟踪督办
提高成果转化率
针对审议、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审议意见建议的跟踪落实督办,促进审议意见从“纸上”落到“地上”。由相关专委、工委每年组织开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行动。通过选点视察、实地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坚持问题导向,以推动问题整改为抓手,切实加强人大对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结果的运用,把审议成果建议转化为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效。近年来,通过人大监督、审计监督和财会监督的有机结合,促成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10多项国有资产专项配套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不断规范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切实提升国有资产配置效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