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以四维创新让民主实践“活起来”
作者:余 澍 编辑:郭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22
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实践中,安徽省太湖县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人大代表主体这一关键要素,以机制创新破解“代表履职虚化、民意反映梗阻、民主闭环断层”三大难题,通过“能力提升、阵地优化、活动赋能、督办增效”四维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基层民主建设新路。
培训赋能
锻造履职“尖兵”
全县1208名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学习+”立体培训体系持续“充电”。每年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为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授课,以增强法律素养;“代表大讲堂”每季度开讲,多样化培训覆盖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代表法律知识竞赛激发学法热情,营造法治氛围;“智慧人大”平台每周推送学习资料,打造代表“云端课堂”,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系统培训与平时学习相结合,持续为代表更好履职尽责蓄势储能。制定《代表履职积分管理办法》,设置议案建议质量、参加活动、联系选民次数等12项考核指标,形成“季季有考评、年度晒业绩”的激励机制。
阵地拓展
打破履职“边界”
在全市创新构建“1+N”代表履职阵地:1个县级“智慧人大”平台、15个代表之家、109个代表联络站、26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形成以“智慧人大”平台为枢纽、“家站点”协同发力的线上线下融合的代表履职阵地体系。累计发起活动1226次,代表提出建议10976件,收集民生诉求542条,实现道路坑槽破损等问题即拍即转即处理,平均办结时间缩短至5天。在北中镇花冲代表联络站,选民扫描二维码即可查阅代表履职档案、提交建议事项。
活动创新
激发履职“动能”
坚持“三个80%”原则,组织人大代表回原选区代表之家或代表联络站开展“一月一活动”,促进代表作用发挥从“一时”走向“平时”。如,太湖县徐桥镇西平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督查重点工程建设,推动陶杨路杆线成功迁移,路面顺利完成升级改造,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通过建立量化考核体系,推动代表参与基层矛盾调处,评选年度典型案例,激发履职动力。坚持“双岗建功”,引导代表立足自身岗位、发挥专业特长、彰显责任担当,在“双招双引”、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每年召开人大和政府联席会议、人大和法检联席会议,就代表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进行政策解读和现场应询,保障代表知情权。
建议督办
结出履职“硕果”
以“建议办理质效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创新建议督办机制,不断加大督办力度。选取18件代表建议,采取主任领衔、媒体“面对面”、办理“零距离”、督办“回头看”等方式,通过“现场看”“媒体问”“当面答”等形式加强全过程监督,促使问题真解决、代表真满意。持续开展“关注民意提建议、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成果丰硕,代表建议办理催生一系列民生实事落地,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民主的力量。如,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的《关于全力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议》,推动县政府出台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2025年1月1日正式运行,有效解决“多、小、散”农村客运现状;开展“回头看”督办的《关于提升太湖茶叶品牌价值的建议》,已从“纸面”落到“地面”,2024年全县改造低产茶园160余公顷,建成3个示范智慧茶园,县茶叶交易市场建成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