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法治>

鄞州织牢织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防范网

作者:王春 张莳 蒋婕妤 编辑:郭畅 来源:法治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22

3月31日,宁波市李惠利小学的孩子们参加“校园安全教育超市”活动。 包鑫 摄

近日,一场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法治剧本杀”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李惠利中学举办。检察官、法官走进校园,通过互动和游戏引导学生在演绎中抽丝剥茧、挖掘真相。

“这个活动很有趣!我更加深入明白在校园欺凌中不能以暴制暴,而是要拿起法律之剑保护自己、帮助他人。”刚结束游戏的中学生小吴有点兴奋地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在全省率先打造未成年人保护一体化工作体系,制发全省首例未成年人进入“类酒吧”协同共管检察建议,建立全国首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研究院……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坚持“一般预防、特殊预防、社会预防”多措并举,织牢织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防范网,取得良好成效。2024年,鄞州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判处刑罚率同比下降11.76%,再次违法犯罪率同比下降1.37%。

抓源头 织牢“一般预防”网

2024年,鄞州区制定印发《关于深化鄞州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惩治工作的意见》等制度机制,建立全区5万余名流动未成年人数据库、91名涉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数据库,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动态式管理、全流程干预,进一步畅通共治机制。同时,鄞州搭建起未成年人心灵“健康桥”,在新蓝青学校建立全国首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研究院,发布全国首个心理健康数字人,已累计为600余名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去年8月,鄞州区人民检察院在提前介入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时发现,涉案未成年人小李的监护人对他一直采取高压控制的方式进行管教,导致小李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于是区检察院与区公安分局、区妇联联合心理专家对小李开展多次心理干预、疏导活动,极大改变了小李的心理状态。小李此后再未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并顺利考入高中。

此外,鄞州区建成14个未成年人法治宣教基地矩阵,依托全市首家多功能综合法治教育中心、“小巷法官”法治宣讲团等载体,深入学校、社区、家庭举办普法报告会50余场、模拟法庭60余场,覆盖全区学生群体13万人,推动未成年人学法用法“零距离”。

去年12月,“小巷法官”宣讲团成员、鄞州区人民法院福明法庭副庭长俞露烟走进小学,开展普法进校园宣传活动。在她的带领下,学生们上了一堂难忘的宪法晨读课。升旗仪式上,俞露烟深入浅出地讲解宪法知识,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认识宪法、走进宪法。

“原本以为法律只是书本上晦涩的条款,在俞法官的讲解下,我更清楚地了解了什么是宪法,也真切感受到法律的严肃和公正。”学生小陈说。

促矫治 织密“特殊预防”网

鄞州区升级打造罪错未成年人“一站式”分级干预实践基地,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为干预对象开展人格画像、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今年已为41名罪错未成年人开展“一站式”帮教“体检”,37名帮教对象正常融入社会,助力325名涉罪未成年人“去标签化”“再社会化”。

去年9月,鄞州区检察院制发全省首例涉未成年人进入“类酒吧”协同共管检察建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鄞州区检察院检察官助理陈家宁告诉记者,在办理多起案件时,他们发现多个“类酒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并向未成年人售酒,引发多起治安、刑事案件。

“整理相关线索后,区检察院主动对接文广、市监、公安等部门,开展未成年人进入‘类酒吧’专项整治行动,形成《关于明确未成年人进入酒吧、‘类酒吧’相关监管职责分工建议的说明》,并于去年9月制发全省首例涉未成年人进入‘类酒吧’协同共管检察建议。”陈家宁说。

鄞州区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依法协同履职,推进“类酒吧”行业治理。自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共向职能部门移送8条未成年人违规进入“类酒吧”线索。去年11月,鄞州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两家“类酒吧”立案调查,对涉案“类酒吧”分别作出罚款1万元的处罚。定期召开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联席会议,联动开展常态化预警研判,已累计预警500余条信息,移送线索23条,采取劝返和挤压措施200余次,依法办理30余起涉未成年人重点案件,全区未成年人再犯罪率同比下降1.37%。

净环境 织实“社会预防”网

鄞州区组织开展“E法护苗、鄞在未来”网络安全专项行动,实现网络预防全覆盖。目前已累计发现网络安全隐患361个,清理有害信息3977条,查证因沉迷网络而走失警情23起,及时处置未成年人网约自杀事件7起。

鄞州区委网信办加强网络平台管理,在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明确专人负责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相关工作,并指导属地互联网企业、网络平台签订《行业自律承诺书》,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依托“人工+技术”加强对网络内容的巡查,鄞州区委网信办把涉及未成年人话题作为监测重点,严禁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网络诈骗、低俗恶俗等有害信息传播。同时,开发“鄞州青少年成长守护(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截至目前,系统访问56421次,沉迷测评2417人次,沉迷事件1151起,投诉举报398起,精准矫正帮扶106人。

鄞州区构建校园矛盾纠纷专业调解体系,探索“甬学安”校园矛盾纠纷调解新模式,常态化开展校园周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时发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三色预警,全区未成年人严重刑事违法犯罪率同比下降1.38%。

鄞州区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在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施意见》,在334个村(社区)推广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点,先后建立全市首家妇儿驿站法治副站长“七色花工作室”、宋大姐家事纠纷服务站、鄞法“亲情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等平台,开展家庭教育个案咨询21期30余次,推动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