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守护山清水秀 人大有为
作者:佘鸿雁 编辑:张海玉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5-04-25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保护好绿水青山是时代大考。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建言献策,发挥好人大监督职能,为美丽广西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调研有深度:邀请纪检监察干部和第三方专家参与
2025年1月,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迎来“鲸喜”——南京师范大学布氏鲸研究团队确认北海涠洲岛的布氏鲸识别个体超过70头,为全球最大的近岸小型布氏鲸群体。
“白头叶猴种群数量从300多只增加到1400多只,监测到北部湾海域中华白海豚超360头次……”3月25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2024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成绩单”。
自环保法颁布实施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已连续11年听取和审议政府上一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全力守护好广西的绿水青山。
为做好此次听取和审议工作,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年初即开启调研工作,常委会负责人牵头参与部分实地调研,调研组深入河池市、来宾市等地城乡检查有关情况。
本次调研秉持问题导向,直奔主题,首次采取“委+组+地”(即专门委员会+纪检监察组+地方人大)的调研方式,邀请自治区纪委监委派驻人大常委会机关纪检监察组参加调研,借助监督刚性增强监督质效,同时邀请第三方机构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专家参加调研,提升监督专业性和实效性。
2月中旬,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办工艺总工陈永利随调研组前往来宾市、河池市宜州区等地,在污水处理、垃圾焚烧等项目现场,对环保工艺进行技术分析。“调研组对全区环境现状很了解,能够在宏观层面很好地把握情况,加上环境工程专家的参与,能够起到技术支撑的作用,让调研掌握的情况更全面、更深入。”陈永利介绍道。
审议有温度:妥善处理“堵”与“疏”的关系
生态环境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人民群众切身感受。
秸秆燃烧和燃放烟花爆竹等是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生态环境热点、难点问题。
“关于环境保护工作,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精准管理、管控,同时兼顾现有生产力水平;要换位思考,回应社会关切,从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需要和切身感受去考虑问题。”
“坚持生态利民为民,妥善处理好‘堵’与‘疏’的关系,回应人民群众关切。”
“对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蔗叶秸秆综合利用、烟花爆竹燃放、城乡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进行研究,实事求是,科学区分,合理施策,做好引导,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处理好环境保护和各种生产生活关系,既要关注环境指标数据,更要关注实实在在的综合治理成效。”
审议时,常委会组成人员表示,既要考虑环境保护要求,又要考虑人民群众愿望呼声,制定政策措施时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
调研报告建议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好“堵”与“疏”的关系,既不能一禁了之,也不可放任不管。关于秸秆焚烧利用问题,要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研究完善引导企业综合利用的资金、碳排放等系统性激励政策和制度创新;优化禁烧区范围,探索其他区域在科学精准管控下有序引导焚烧的可推广、可复制办法,减少对天气不利影响。关于烟花爆竹燃放问题,要统筹兼顾尊重历史文化习俗、适度燃放烟花爆竹与做好大气污染防控等关系,进一步优化划分时段、区域和制定质量标准、应急响应等管控措施,提升治理的法治化、精细化水平。
立法有力度:坚决扛起保护好广西山山水水的政治责任
生态建设,法治先行。2025年1月1日起,《桂林市漓江洲岛滩涂保护规定》施行,漓江生态环境多了一重“保护罩”。
制定《桂林市漓江洲岛滩涂保护规定》是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专项立法计划的项目之一,是以地方立法形式将“两个保护”的“国之大者”重大使命固定下来的具体措施,对于严格保护桂林景观资源,实现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桂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制定关于“两个保护”的法规10部。
4月以来,气温逐渐上升,海岸边的红树林成为鸟儿的乐园。合浦县沙岗镇三东村沿海的红树林绿意盎然,成群的白鹭在此筑巢繁衍(林启波/摄 )
2025年6月1日起,新修订的自治区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将施行。新规妥善处理红树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保护对象、理顺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措施、界定法律责任,对更好保护全区红树林资源、促进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两部法规的施行,是全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坚决扛起保护好广西山山水水政治责任的有力行动的缩影。
一年多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运用法治方式推动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生态环境治理调研、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调研、乡村振兴联系点调研等,助推边境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提档加速,漓江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提升;听取和审议自治区政府关于公安机关打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合力……目前,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梯队,美丽广西名副其实。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为推进美丽广西、生态文明强区建设,筑牢南方生态屏障展现人大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