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县乡人大>

板凳上的“人大代表讲坛”——海安市南莫镇人大创新打造“板凳民主”工作品牌纪实

作者:季凡 编辑:张海玉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5-04-25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市南莫镇人大坚持把“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作为贯穿人大工作的主线,深化学思践行,以“人大代表讲坛”为载体,创新打造“板凳民主”工作品牌,形成“宣讲—访民—议事—问效”全链条履职闭环,以讲促学、以学促干、以干促进,实现人大代表学习有讲台、履职有平台、干事有舞台。

“板凳宣讲”让代表讲坛更具互动热度

“板凳一围是课堂,代表来把理论讲,小院有说又有唱,讲的是民主新风尚。”结合本地群众喜欢早晚坐在庭院板凳上唠嗑的实际,南莫镇人大摒弃传统、严肃的会议形式,将“人大代表讲坛”从会议室搬到庭院、车间、网格,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板凳宣讲”。

镇人大围绕最新政策文件、群众关心关切、全镇重点工作、法律法规宣传精心选择讲坛议题,督促人大代表提前调研准备。人大代表在讲坛中不仅能立足于党的创新理论分享学习心得,还能切实为群众答疑解惑,助力解决实际问题。

两年来,全镇 71名三级人大代表累计开展“板凳宣讲”150多场次,覆盖近万人次,群众的法律意识、自治意识不断增强。为提升代表们的宣讲能力,镇人大邀请市镇理论骨干、宣讲“名嘴”作示范,对人大代表的宣讲内容、形式、风采进行指导,进一步促进人大代表从宣讲“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转变。代表们通过开展千年古调唱民主、“三句半”讲反诈、快板说唱新政策等互动化的宣讲,更通俗、生动、鲜活地将党的声音传递到百姓身边。在讲坛中,代表们对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认识不断深化,履职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连续两年在海安市人大代表“五知四会三有”履职知识竞赛中名列前茅。

“板凳访民”让代表讲坛更具民意温度

“代表到农家,板凳上把话拉,难处说出来,小本记下来。”南莫镇人大持续完善代表履职平台体系建设,将代表“家站点”作为开展“人大代表讲坛”活动的最小单元,打造全域覆盖、高效便民的代表服务圈。

全镇共设立 389个人大代表板凳访民联系点,每位人大代表包片联系 5至 6个联系点。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根据自身工作情况,每月选择 1至 2天走到选民中间开展“人大代表讲坛”活动,普及政策法规,倾听选民心声,记录群众诉求,实地解决问题。镇人大还通过开发“庭院板凳会”“车间政策角”等“微场景”,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触角延伸到全镇各个角落。在代表讲坛活动中,群众不再是被动的倾听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可以随时向代表提问、发表意见;代表认真倾听群众心声,详细记录群众诉求,能现场解答的当场回应,较为复杂的由镇人大提交相关部门解决。

两年来,全镇各级人大代表以“代表联系点 +代表讲坛”为载体,在“板凳访民+讲坛赋能”的双轮驱动下,共收集选民建议 200余条、招商引资信息 30余条,解决问题 62个,以主动高效的履职行动助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板凳议事”让代表讲坛更具履职精度

“百姓事百姓议,群众献百计;民主策民主决,代表听民声。”南莫镇人大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注重“人大代表讲坛”所涉事项的全过程跟踪,搭建民意直达、协商共治的交流平台。

镇人大通过人大代表“访”、代表讲坛“议”、组织引领“推”、三张清单“办”、办理结果“示”、惠民效果“评”,确保各项决议决策及时宣传、群众呼声及时听取、疑虑及时消除、难题及时解决,增进了人大代表和群众的感情。比如,“人大代表讲坛”活动中,唐庄村定期开展代表讲坛活动,让人大代表与选民共商村中事务,老庄改造、唐庄河整治、环河步道亮化等事项均得到群众支持,各项工作得到上级认可。

两年来,镇人大以代表讲坛为载体开展“板凳议事”,不仅拓宽了群众参与渠道,充分发挥了群众力量,还放大了代表优势,让小事办好、难事办成,实现“小事不上交、大事例会议、问题就地解决”,在“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与“民意上达最前一米”间架起双向通道,实现群众诉求和代表履职的精准对接。

“板凳问效”让代表讲坛更具监督宽度

“履职好不好,代表来报告。不要花架子,关键要有效。”南莫镇人大立足激发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开展专题代表讲坛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到田间地头、住宅庭院报告履职情况、晒出履职成绩单,接受群众评议打分,强化对代表履职的动态监管。

镇人大实施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督办制度,注重在“人大代表讲坛”中对相关项目进行效果评价,开展人大代表“三问三评”,即问计划是否合理评项目立项、问进展是否达序时评措施落实、问结果是否满意评项目成效,通过全周期、闭环式监督,推动各项意见建议更好地转化为民生举措,确保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高效推进,不走样、不变样。

开展“人大代表讲坛”活动以来,南莫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深入选民,将收集的意见建议立即向镇人大反映,以人大之力助力民生幸福。随着南莫镇人民路改造、消防站建设、南娄线新建、镇区“微治理”提升工程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板凳上的“人大代表讲坛”真正成为解决群众问题、推动镇域发展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