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实践>

扣紧“提、办、督、评”工作闭环 让代表建议落地有声

作者:刘祥海 编辑:郭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25

2024年以来,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方面,扣紧“提、办、督、评”工作闭环,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多向发力,推动代表建议落地有声,交出一份“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精彩答卷。

“提”字当先 把好“三个关口”

把牢培训关。坚持把如何提出好建议纳入人大代表培训重要内容,通过邀请专家和人大代表参加专题讲座、召开履职经验交流会,指导各街道人大工委深化“以老带新”“案例剖析”“小班化培训”等措施,让代表熟知建议有关规定、提出条件和具体要求,深谙提建议前的调研途径和方法,掌握撰写建议的要领和重点,确保建议规范、准确、合理、可行、有质量。把紧保障关。有序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各类会议和活动,利用履职系统推送“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情况,让代表熟悉了解区情政情。依托“家站”平台,打造“民意直通车”“民情恳谈日”等特色载体,让代表掌握民情民意。组织代表开展“调研季”、集中视察等活动,深入了解区域发展现状,听取民声、汇聚民智,为提出精准、优质建议提供服务保障。把严审核关。完善审核把关机制,人代会召开前,由各代表团对代表建议摸底预审后,报送代表工委初审。会议期间,大会议案组严把建议审核关,对内容不够充实、意见表述模糊的建议暂缓或撤销,经指导修改后重新提出。

“办”字为要 抓实“三个环节”

精准交办。第一时间对代表建议梳理分类、登记编号,对代表建议逐件分析研判,避免由于政策等原因无法办理的建议进入交办程序。同时,对涉及多部门的建议,科学合理确定办理类型和承办单位,明确各自职责,力求办理任务与承办单位职责相符,保证建议精准分办、精确对接。精细研办。探索建立主任会议重点督办、政府领导领办、政府各部门承办、政府督考部门催办、人大常委会机关各部门促办的“五办”模式,形成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建议办理工作局面。区政府研究出台提升建议办理质量“十项机制”,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为建议办理落实落细、增质增效提供制度保障。精心承办。区政府加强对承办单位建议办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以集中授课、理论研讨和业务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对“十项机制”进行全面解读和培训。承办单位逐条落实“十项机制”要求,建立台账、明确责任、规定时限、细化措施,采取电话联系、上门走访、邀请代表视察调研等方式,加强与代表互动,确保建议办理重点明确、方向准确、结果满意。

“督”字贯穿 着眼“三个维度”

重点示范。落实重点督办制度,主任会议研究确定当年重点督办建议,实行常委会领导领衔包干、专工委成员督导跟进的工作机制,通过走访座谈、实地察看、联合督导等方式,跟踪督促办理, 确保督办建议按时保质完成。重点督办持续释放引领示范效应,带动建议办理质效整体提升。整体推动。常态化开展建议督办,深入各承办单位调研督导,全面了解“十项机制”落实和建议办理情况,对发现措施不具体、办理质量不高的,及时督促整改,责其重新办理、答复。注重随机回访与定期调度相结合,对代表反馈办理不满意的建议,随时介入督导推进。数字赋能。建设启用“人大议案建议智慧督办”系统,集网上提交、审查、交办、办理、督办、答复、测评等功能于一体,提建议代表和承办单位共处同一平台,可以随时查看、实时掌握建议办理进度,可以随时在线互动交流、评价反馈,平台管理部门随时提醒、督促建议承办单位,实现对建议办理的全流程、全方位动态管理,建议平均办复时效较往年提前两个月。

“评”字托底 凸显“三个导向”

问题导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对涉及多部门或办理难度较大的代表建议全过程跟进,适时组织人大代表与承办单位面评面议、面商面复,代表提出问题和意见,承办单位及时答复和整改。全部建议办结后,人大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区政府及各承办单位建议办理情况报告,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对建议办理情况开展审议评议,提出意见和建议。目标导向。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代表建议办理测评机制,明确测评对象、测评内容、测评方式、测评结果使用等。组织代表以问卷调查表和测评票方式,对承办单位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当场公布测评结果。对测评排名靠后或评价满意度低的单位,要求限期重新办理、重新报告,并持续跟踪督办,确保建议落地落实。 结果导向。坚持评议、测评结果使用效益最大化,汇总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评议意见建议,形成审议意见,转交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处理,并按时答复整改落实情况;测评结果既在测评现场直接“晾晒”,又向全体人大代表通报,同时转送区政府,作为承办单位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以评促效、以评促改推动建议办理由“答复型”向“解决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