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 提升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水平
作者:梁 勇 陈玉梅 编辑:郭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25
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是地方人大的重要职能。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抓好学习培训,搭建平台载体,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有效激发代表履职动能和活力。
坚持抓好学习培训
强素质、提能力
武鸣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起凤橘洲武鸣区人大代表培训中心、纳天党建文化园武鸣区人大代表培训基地和太平镇庆乐村人大代表培训基地“一中心两基地”培训平台作用,加强与区内外高校培训机构合作,全覆盖组织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各级人大代表及人大工作者,通过集中学习培训、分领域专题培训等方式,以及专题讲座、履职学习班、履职经验交流会、在线讲堂等形式,强化针对性培训和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为民履职意识,增强依法履职能力。2024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各类履职能力提升班14期,受训人员840人次。
坚持搭建平台载体
拓功能、增动力
武鸣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线上”平台建设,加强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和代表履职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智慧武鸣人大”建设,发挥移动环保监督App功能作用,不断延伸拓展代表“线上”履职和“线上”交流。优化拓展“线下”平台建设,加强各镇人大代表履职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推进9个南宁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68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基层立法联系点提档升级建设,持续推进“(基地)站点+产业发展”“(基地)站点+乡村振兴”“(基地)站点+社会治理”等新模式实践探索,常态推动开展普法宣传、纠纷调处、矛盾化解等“三官一员”进站点联系代表服务群众工作,精心组织开展以“服务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助推‘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为主题的各级人大代表“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活动,推动“线上+线下”代表履职平台一体打造、双向驱动、双向发力,持续拓宽代表履职渠道,增强代表履职动力,广泛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架好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直通车”。
坚持健全工作机制
创特色、激活力
武鸣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和完善“双联系”制度,加强武鸣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走访联系、面对面沟通交流,服务解决热点难点问题,2024年以来,共走访联系代表和群众1540人次,征求到意见建议350条。组织代表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报告,参加武鸣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执法检查、集中视察等活动,多渠道拓宽代表履行职责的实践路径。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把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决定、实施、监督等纳入制度轨道,2024年票决通过的城区10项、各镇40项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23项,27项正在加快推进实施。扎实推进代表建议办理,全面落实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充分发挥专项资金效用,聚力解决更多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小微实事”。进一步推进“代表双向述职制度”和“代表履职积分管理办法”,持续开展优秀人大代表评选表扬工作,全面激发代表履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