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履职>

龚冬清:守护“夹河明珠”的水利尖兵

作者:宋河彬 黄涛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25

在“夹河明珠”“鄂北梨乡”湖北省襄阳市朱集镇,有一位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镇人大代表,他坚守初心,数十年如一日,将保障全镇农田水利设施安全与水环境治理作为自己的使命,在防汛抗旱、水体养护等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了朱集镇水利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就是朱集镇第九、十届人大代表、农业水利服务中心主任(原水利管理站长)龚冬青。

对全镇水利设施“一口清”,为水利工作筑牢根基

朱集镇被唐河、白河夹境而过,境内沟渠纵横、堰塘水库星罗棋布,农田水利设施分布广泛且情况各异,自担农田服务中心以来,龚冬青就下定决心要把全镇的水利设施摸个透。他花费大量时间,徒步走遍

朱集镇的每一寸土地,对全镇20多处水闸、渡槽、倒洪吸,30余处泵站、众多的灌溉机井等水利设施进行详细勘查,亲手绘制水利设施分布草图,将每一处设施的位置、运行状况、存在问题等信息都牢记于心。

凭借着这份扎实的基础工作,在日常水利设施维护和突发水利事件应对中,龚冬青总能迅速做出判断,制定合理方案。在最近的一次抗旱灌溉中,雷庄村的灌溉渠道出现堵塞,导致大片农田缺水。龚冬青接到消息后,仅凭记忆就能准确指出堵塞点附近的备用渠道位置,指导工作人员迅速启用备用渠道,及时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避免了农作物因缺水而减产。

防汛抗旱精准指导,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每年的汛期和旱季,都是龚冬青最为忙碌的时候。在防汛工作中,他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汛前,他组织人员对全镇的河道、水库、堤坝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他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储备充足的防汛物资,如沙袋、抽水泵、照明设备等,并组织防汛抢险队伍进行实战演练,提高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

2024年夏季汛期,朱集镇遭遇了罕见的强降雨,河水迅速上涨,部分村庄面临被淹的危险。龚冬青第一时间赶到受灾最严重的区域,根据对当地水利设施和地形的了解,精准指挥抢险工作。他一方面组织人员利用沙袋加固堤坝,防止河水漫溢;另一方面协调抽水泵,对低洼地区进行排水。在他的指挥下,抢险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成功保护了数千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抗旱工作中,龚冬青同样表现出色。他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农田墒情,合理调配水资源。通过科学制定灌溉计划,优先保障农作物关键生长期的用水需求,确保了全镇农田在干旱年份也能获得丰收。

水体养护亲力亲为,助力生态环境改善

除了防汛抗旱,龚冬青还十分重视水体养护工作。他深知,良好的水环境是朱集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改善镇内水体环境,龚冬青经常亲自带领工作人员对境内的河流、太湖渠进行巡查,清理河道垃圾、漂浮物,制止向河道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等违法行为。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水污染问题,龚冬青积极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他协调相关部门,在多个村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引导村民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同时,他还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农民宣传科学施肥、用药知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

在龚冬青的努力下,朱集镇的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曾经浑浊发臭的太湖渠变得清澈见底,河面上鱼虾增多,岸边绿树成荫,成为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龚冬青在朱集镇水利一线默默耕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他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赢得了全镇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尊敬。在未来的工作中,他将继续坚守岗位,为朱集镇的水利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朱集镇这片土地始终保持着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