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县乡人大>

义乌市人大:以“四个着力”推动财经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作者: 编辑:张海玉 来源:浙江人大网 发布时间:2025-04-28

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人大财经监督工作的新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这一重大任务使命,守正创新、服务大局,全面推动人大财经监督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着力创新工作机制,全面加强经济工作监督。迭代深化“代表+”工作机制,紧扣经济高质量发展主线,每年确定一项经济工作重点监督议题,先后聚焦自贸试验区建设、“地瓜经济”等内容,组织开展系列“代表+”主题监督活动,创新打造“代表+大会议案+专题调研+专题问政+交办反馈”全链条闭环监督机制,有力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始终把市场发展作为监督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用好重大事项决定权,作出《关于设立义乌市场“开放纪念日”的决定》,持续推动市场深化改革创新、繁荣发展。

二是着力改进监督方式,全面拓展预算审查监督。加强预算审查监督,积极推动审查监督关口前移,创新构建“1+4”部门(项目)预算草案审查监督体系,即在年度预算草案提交人大常委会初审、人代会审查前,每年抽取部分部门(项目)预算草案进行一次“过堂式”评议会审,会审坚持“四个”结合,即“部门整体预算审查监督与单个预算项目重点审查监督相结合、重大政策审查监督与重大项目审查监督相结合、绩效监督与审计监督相结合、代表参与与专家助力相结合”,从预算编制源头把好资金使用关口,推动预算监督加快实现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的转变。

三是着力健全制度建设,全面深化审计工作监督。深化人大财经监督与审计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同,出台《义乌市人大财经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实施办法》,有效凝聚监督工作合力。扣紧扎牢审计工作监督闭环,全力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突出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制定《义乌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监督暂行办法》,建立人大常委会领导分线带队督查审计整改情况工作机制,健全审计整改台账销号制度,开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满意度测评,全面提升审计整改工作质效。

四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全面增强履职监督能力。全面抓好“三支队伍”建设,聘请30名人大代表、部门骨干、专业人员组建专职委员、特邀委员、专家委员三支队伍,打造形成“3+X(一批专业代表)”人大财经监督工作队伍格局,组织经常性参与计划、预算、重大投资项目等法定事项审查、审议和重大课题调研工作,借力“智囊团”为高水平财经监督履职充分助力。落实推进开发区人大工作要求,成立开发区、自贸区两个专业人大代表小组,并在2024年人代会期间首次召开专题小组会议,更好聚焦聚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