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工作>

一件建议破解季节性缺水难题 ——贵州省岑巩县人大代表关于解决用水问题的建议办理纪事

作者:吴寿静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28

“现在可好了,不管什么时候拧开水龙头都有水,洗衣服、做饭方便得很,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为水发愁了。”近日,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水尾镇白水村村民杨金妹与亲戚视频通话,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白水村地势较高,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储水不易,牛栏冲、老屋场、半坡寨、黄山坡、白水、石达坡6个村民小组有420余人,大牲畜50头。多年来,这6个村组一直没有通自来水,村民日常用水主要依靠山泉水及井水。每到枯水季节、持续干旱天气就容易发生水源断流的情况,无法满足人畜用水需求,村民只能依靠镇里洒水车送水。

2023年12月,岑巩县人大代表杨鸿在白水村参加调研走访活动,有村民向其反映相关情况。“缺水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依靠送水也不是办法,能通上自来水,大家的用水才有保障。”杨鸿表示,一定要为这些村组解决用水问题。结合调研结果和群众意见,杨鸿在2024年1月的岑巩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解决白水村人畜用水困难的建议》,建议将水尾镇供水系统延伸至牛栏冲等6个村民小组,解决水源问题,同时修缮白水村原有供水管道。该建议引起县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迅速将其交给县水务局办理,并持续跟踪问效。

为推动代表建议落地落实,岑巩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措施,坚持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各专工委归口督办、人大代表参与督办,推动代表建议“提、交、办、督”各环节工作有序衔接。督办小组深入一线,通过现场督办、实地察看、与代表和群众面对面交谈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建议办理基本情况,督促承办单位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办理实效,提高群众满意度。

在岑巩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岑巩县、水尾镇两级联动,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70万元,通过新铺设6千米水管和修缮原有供水管道等一系列措施,将水尾镇供水厂的自来水引入牛栏冲、老屋场、半坡寨、黄山坡、白水、石达坡6个村民小组。如今,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日常用水有了新的保障,彻底告别了季节性缺水难题。

“我们向人大代表反映季节性缺水问题后,县人大常委会就开展了调研,紧跟着水管施工就进寨子了,在2024年枯水季节来临前,我们就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白水村村民黄俊华高兴地说。

“县人大常委会对代表建议的督办力度很大,监督政府职能部门将建议办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在真办、实办、办成上下功夫,我对建议落实效果非常满意。”杨鸿表示。

人大代表是人大、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代表建议传递着人民的呼声、凝聚着人民的期盼。在岑巩县,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听民情、汇民意、系民生,将群众的“烦心事”作为履职的“心上事”,用一件件高质量的建议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代表建议转办、督办工作,是回应群众关切、改进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岑巩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文辉说,“我们将锚定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核心目标,加强过程管理,细化督办方式和阶段性工作任务,全力推动代表建议转化为惠民生暖民心的有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