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代表工作>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人大:为民办事暖民心

作者:张涛 丁胜荣 编辑:崔斌 来源:“江淮法治”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5-04-29

今年以来,六安市裕安区人大常委扎实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迅速行动、务实履职,紧紧围绕民生实事,全方位回应群众诉求,实现联系“总在线”、履职“不打烊”,用高质量民生建议践行“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惠民实事暖民心

乡村振兴,道路先行。7月1日,从单王乡驶往六安西站换乘中心的318路公交车首次新增停靠单王乡政府、农贸市场、乡国土所、新大街、乡卫生院5个停靠点。这看似普通的增设公交车停靠站点背后,却有着人大代表的不懈努力。之前,单王乡人大代表戚大发反映,单王乡新修建的公交车停靠站点距离乡主要生活区有点远,附近居民乘坐公交车很不方便,建议增加几个公交车停靠站点,方便大家出行。市人大代表、单王乡乡长张弛及时联系市交通运输局、公交总公司等相关单位协调解决这一民生难题。相关单位经过实地考察、调研走访、科学论证,很快落实了代表建议。

新安镇人大在“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中充分利用“板凳会”这一平台,组织人大代表走村入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镇人大代表殷福周在“板凳会”中了解到,该镇东关村长青桥的桥面仅1米宽,实在无法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且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遂提出重新修建长青桥的建议。镇人大将建议交镇政府办理。镇政府组织人员实地勘察后,很快落实建议,立项修建长青桥。目前,该工程已完工。新桥桥面宽4米、跨河长15米,解决了困扰周边村民多年的出行问题,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人居环境靓起来

裕安区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许多人大代表在开展“聚民意,惠民行”行动中集中发现的问题,他们及时研判分析,凝聚群众智慧,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有效改善农村环境。

前段时间,固镇镇人大代表、汲河村党支部书记潘正礼在入户走访的时候,汲河村村民张大爷提出,在该镇杨圩小区,有群众在公共区域乱丢垃圾和种菜现象,严重影响环境卫生。潘正礼了解情况后认为,这事关全镇环境整治工作,遂提出进行集中整治的建议。镇人大交办后,镇集镇工作组牵头办理,很快将杨圩小区等多处被破坏的公共区域进行路面硬化,路面环境整洁了,乱丢垃圾和种菜现象也消除了。“我当时就是随口提出的意见,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解决。”张大爷乐呵呵地说。

连日来,分路口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专项督查行动。在督查中接到群众反映,殷家畈村杨老庄组某户有废弃破旧厨房未拆除、存在安全隐患问题,遂督促镇、村解决该问题。针对该户反映的土地权属和拆房补助等问题,镇人大代表和有关方面人员进行认真解答,全力化解疑惑,确保拆迁工作按时完成。

接待代表零距离

“今天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接待代表日活动,就是面对面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请各位人大代表畅所欲言。”9月26日上午,裕安区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接待了2名在该区的市人大代表和4名区人大代表。

“不少群众向我反映,很多水塘、渠道存在淤泥堵积现象,建议清除水塘、渠道淤泥。”“如何处理旱地玉米秸秆、农田水稻秸秆是抓好秋种的一道重要难题。建议政府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奖补政策力度,调动群众处理秸秆的积极性……”接待代表日活动现场,人大代表纷纷围绕收集到的问题积极提出意见建议。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传递出的却是相同的为民代言、为民尽责的情怀与担当。

区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在听取代表发言后,要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认真办理落实并及时回复,并希望人大代表继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把党委的决策部署传递下去,把群众的心声意愿反映上来,当好汇集民智的桥梁纽带。

裕安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表示,区人大常委会将把“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与发挥人大代表活动室功能、丰富代表小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形成“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常态,引导人大代表常态化开展履职承诺、履职交流、述职评议、接待群众等活动,努力打造代表主动作为、忠诚履职的牢固平台。据了解,自“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开展以来,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9300条,转办或交办6966条,已办结4435条,在协助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