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风建设 促进县级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 编辑:郭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21
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要深刻领会开展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紧扣目标任务,落实要求举措,在持续改进和优化作风中促进县级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把抓实学习教育作为提升人大工作的重要举措
立足政治机关属性树牢抓实学习教育的政治自觉。在人大及其常委会“四个机关”的定位要求中,首要的就是“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落实党中央决定,不折不扣开展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政治机关建设的重要工作,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实抓细、抓出成效,用优良作风促进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成为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党委中心任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广泛凝聚人心力量的模范机关。
着眼作风建设特点提高抓实学习教育的思想自觉。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抓作风建设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刻也不能放松。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与群众联系密切,要抓住开展学习教育的契机,坚定不移加强作风建设,走在前、作表率,把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使命落到实处,让群众可感可及。
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增强抓实学习教育的行动自觉。人大工作具有自身特点,如在人员组成上,除了机关工作人员外,还有人大代表,他们既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又具有职业、身份的多元性特征,因此不仅要抓好机关学习教育,更要组织全体人大代表主动参与,积极改进作风。再如在工作方式上,开展调研、联系群众是重要的履职方式,而这些方面也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都需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一体推进学查改,做到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用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果衡量学习教育成效
在依法履职上要有新成效。立足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定职责,提升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的成效。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中,不仅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切身利益等大事要事,作出高质量决议决定,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的共同意志,还要善于发挥人大联系群众、凝心聚力的作用,把实现决议决定的目标变成全体人民的共同行动。在行使监督权中,一方面要善于监督,在选题精准、问题找准、建议提准上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又要敢于监督,直面问题,紧盯不放,推动落实,克服雷声大雨点小、重程序轻效果等形式主义的监督,把监督成效真正体现到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方面。
在守正创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上要有新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距离群众更近、与群众联系更密切,要坚定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实现路径。要建好用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等平台载体,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群众的意见建议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推动政府“干的事”与群众“盼的事”精准对接、高度融合,不断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等工作机制。广泛发展居民代表议事会、百姓说事点、小院板凳会等多种形式的民意反映途径。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人大工作基层联系点,使人大工作充分体现社情民意,反映群众心声。
在密切联系群众加强代表工作上要有新举措。丰富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动员代表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人代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在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双岗建功、主动为民服务、切实担当作为,当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拓展代表联系群众的方式,常态化开展代表走进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进选区、访民情、听民意,广泛邀请代表列席相关会议、参加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组织开展代表主题实践活动,加强代表履职信息化建设,构建线上履职服务平台,推进全天候联系人民群众。强化人大代表履职保障,落实好新修改的代表法的相关规定,在提升履职能力、优化履职环境以及履职时间、经费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以常态长效作风建设保障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完善作风建设机制。及时总结人大系统开展深入贯彻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涌现出来的经验做法,不断完善发展,形成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风建设新机制。深入研究各地各行业各系统各单位作风建设的典型做法,做好借鉴吸收,推动人大作风持续改善。坚持与时俱进、常抓不懈,作风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始终以不歇气、不松劲的坚定决心加强作风建设,对隐形变异、风腐一体、由风及腐等作风新问题、新动向以及调研、办文、办会等易发形式主义问题保持高度警觉,消除作风问题产生土壤。
用好作风改进武器。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对作风问题不姑息不迁就,勇于刀刃向内,深挖细查作风顽瘴痼疾。运用典型案例尤其注重用身边人身边事,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堤坝。对照作风建设的要求、标准,经常进行自我检视,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认真加以纠正,并把作风问题作为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的重要内容。贯彻好坚持开门教育的要求,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始终把人大作风建设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锻造作风优良队伍。作风好不好,是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保持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良好作风,关键在于锻造作风优良的人大队伍。坚持“严”的基调,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锻造作风过硬的人大工作者队伍。加强对人大代表的作风教育管理,在代表培训中融入作风建设内容、代表履职评价中设置作风状况指标、代表述职报告中要有作风情况说明,使代表把作风建设融入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良好作风促进高效为民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