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履职答卷上的民生温度 ——记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人大代表李业胜
作者:陈华锋 编辑:崔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16
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有这样一位在履职赛道上躬身力行的人大代表,他就是裕安区六届人大代表李业胜。“人大代表不是荣誉,而是责任,因为我们肩负广大选民的信任与期望。”李业胜说。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以敢为、善为、能为、有为的履职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为人民”的誓言,架起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聚焦民生、法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开展调研、提交代表建议,用心用情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为企业升级转型“鼓与呼”
“建筑是城市的筋骨,企业是经济的细胞。唯有实业强,才能根基稳。”作为六安市个体民营企业协会会长、省个体民营企业协会副会长,李业胜对企业发展和升级感触深刻,他主张行业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此,他在梳理各方合理化意见后撰写代表建议,为企业升级转型“鼓与呼”。2023年1月,在裕安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他联合10名人大代表领衔提交《关于六安市裕安区建筑业资质升级标准明确调整的建议》,以专业视角呼吁优化资质评审流程、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等,推动区域建筑企业整体竞争力提升,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招商引资工作还存在重大轻小、重新轻旧、重外轻内现象,这就好比‘生了二宝,不经意忽略了大宝的感受’,建议要进一步重视招引投资规模不大但成长性好的延链补链项目……”2025年3月,身为裕安区人大财经委委员的李业胜参加区六届人大六次会议议案建议交办前专题调研,回应与会人员的发言。他呼吁梯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加快区域产业链优化,落细区委“工业强区”决策部署,该意见被吸纳进议案审查处理意见并进行交办。作为人大代表,李业胜深知学法、守法、用法重要性,他认真学习民法典,引导员工依法保护权益,主导将安全生产法贯彻到每个项目工地,全员安全责任体系树立起安全标杆。面对转型升级挑战,李业胜又敏锐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2024年9月,推动企业深度参与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评选,凭借着技术实力与社会贡献脱颖而出,一举摘得安徽省“最美电力企业”“最美电力人”两项荣誉。
在履职赛道上躬身力行
面对群众反映的设计缺陷,李业胜多次调研后撰写《关于平桥大道沿途公交站台改造外扩事宜的建议》,在出席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作为代表建议提交并跟进落实。针对乡村道路养护难题,2024年1月,在参加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他领衔提交《关于隶属平桥乡的乡村道路保养和修缮问题的建议》,建议推动对标公路法健全“路长制”管理体系并动态调整专管员队伍,让“揪心路”变身“连心路”。
法律是守护公平的盾牌,在法治建设领域,李业胜化身法治推动者,先后担任六安市首批政务服务体验官、六安市人民检察院听证员、裕安区人民法院陪审员,以人大代表视角开展沉浸式监督;他着重发现细节、环节中的具体问题,促使司法服务在不断改进中走向优化。2024年4月11日,他应邀全程参加裕安区人民法院“徽动执行”专项行动,现场见证了生效案件“纸上权益”兑现“真金白银”的过程,同时建议有关部门:“践行司法担当,还应加强多元化执行宣传,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
2024年10月23日,李业胜参加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接待代表日活动,交流中他提出“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扶持青年创业”等3件建议,直指民生关切,彰显为民情怀。此外,李业胜还积极参与“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活动,通过平台提交的《关于加强互联网金融活动监管的建议》《关于加快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关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建议》等,既有行业高度,又贴近民生需求。
企业家不仅要创造经济价值,更要创造社会价值。李业胜秉持朴素信念将“兼济天下”的公益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实践。他以“源于社会、回报社会”为己任,带领并组织团队用爱心温暖人心,近年来累计为困难群体捐款捐物300多万元,“公益不是一次心血来潮,而是一项接力长跑。”李业胜扎实做好“百企帮百村”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中贡献力量,还向平桥乡新店村捐赠50台电视机,并带队安装调试,圆了监测户的“视听梦”。在参与团区委发起的关爱特殊特困青少年“心意行动”公益项目期间,他推行“物质纾困+心理关爱”志愿模式,发动员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通过做公益活动,我们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凝聚力更强了。”李业胜表示。
“我是一名扎根基层的人大代表,要让履职答卷写满民生温度。”2025年4月30日,站在颁发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的领奖台上,李业胜依然保持清醒认知,目光再次投向远方。他表示,将以更坚实的步伐,用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