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红色引擎·履职为民”品牌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作者:李春连 编辑:白丹 来源:人民代表报 发布时间:2025-06-2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打造“红色引擎·履职为民”品牌,全力打好“举好‘引领旗’、探索‘党建+’、激活‘一盘棋’”三套“组合拳”,在坚定贯彻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南丹实践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举好“引领旗”,在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凝聚动能
坚持凝心铸魂,让理论武装“强”起来。严格落实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制度,强化“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党支部+党员干部”四级联动,形成“每周一会”做法。创新打造理论学习宣传阵地,争取资金30万元,建成丹泉法治文化广场和丹泉“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民主实践平台,依托“宪法宣传周”、代表主题活动等载体,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企业和群众中间“面对面”学习,开展民主法治宣讲等活动12场次,覆盖过往游客、城乡居民超4万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讲好民主故事,让人大声音“响”起来。强化党管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组织开展“强化三力、融合三心、注重三化”的人大宣传路径实践探索,改变过去人大宣传工作一定程度存在的“单、散、软”现象,人大新闻宣传工作有声有色。
探索“党建+”,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集聚智慧
“党建+服务大局”,监督联动促发展。抓住南丹有色金属千亿产业园、百亿丹泉、全域旅游等事关南丹县高质量发展的主导产业,立足生态环境、教育提质振兴等群众关切,精准谋划监督议题35项,常委会依法审议报告36个、开展执法检查6项、专项调研视察18项,协调和推动矫治教育学校资金不足等26个具体问题有效解决。
“党建+民主法治”,提升法治护航质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作出八圩瑶族乡权责清单等决定12项,有力助推八圩“幸福瑶乡”等十大田园综合体建设。注重提升基层立法联系点运行质量,在丹泉酒业、朵努社区两个立法联系点开展“立法+百亿丹泉”“立法+民族团结”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先后就秸秆焚烧等31部法规草案开展意见征询,22条意见直通上级立法部门,推动办成广西南丹至贵州荔波高铁站旅游公交线路运行等一批实事。
“党建+代表工作”,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将党建元素注入代表工作一体推进,创新运行“党建+联络站+党员代表”工作模式,促进人大代表植根群众。丹泉“联络站+立法联系点”实现站点融合,建成世界白裤瑶(南丹)大健康产业园联络站,民情沟通会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88件,组织党员人大代表与“一府一委两院”有关部门面对面交流80余场次,150余条群众意见得到及时研究。
激活“一盘棋”,在增强党建工作实效中汇聚合力
强化党建责任制落实,夯实强基固本基础。强化常委会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和党组成员“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共南丹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规则》等制度,加强对机关党组和党支部工作的指导,形成“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党支部”齐抓共管抓党建的工作合力。实施常委会每周工作例会机制,将党建工作纳入每周议事范畴,改进工作汇报方式,提升党组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强化上下联动机制,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加强对机关党组的领导和对乡镇人大的指导,统筹县、乡人大力量,举办南丹县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让人大干部在追寻初心、感悟智慧中受到鼓舞和鞭策。提醒和指导乡镇党委落实好自治区乡镇人大工作条例,推动配齐配强11个乡镇人大专(兼)职副主席,支持聘任乡镇人大新闻宣传通讯员,力求让乡镇人大主席“专职”更“专心”。
强化党支部建设,筑牢坚强战斗堡垒。对标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深化年行动要求,支持机关党支部认真履行职责,利用清明、“七一”等时机,组织支部党员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落实机构改革新要求,推动完成法制、预算、代表工作3个常委会机构的增设和调整。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筹集资金上万元为帮扶村协调农村党组织建设和产业支持,办成一批实事好事。用心用情做好人大退休干部工作,传承优良作风。